《唐诗五首》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13530字。
14 唐诗五首
[预习——夯实基础]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浣女(huàn) 萧萧(xiāo) 猿啸哀(xiào)
山居秋暝(mínɡ) 潦倒(liáo) 繁霜鬓(shuānɡ)
渚清沙白(zhǔ) 锦瑟(sè) 惘然(wǎnɡ)
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还不破楼兰终不还(动词,回家)夜深还过女墙来(副词,还要)
(2)秋万里悲秋常作客(名词,秋季、秋天)四十余帝三百秋(名词,年)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名词,时期、时候)
(3)破不破楼兰终不还(动词,攻克、打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动词,损坏)秦王恐其破璧(动词,打破)国破山河在(动词,沦陷)
(4)可此情可待成追忆(副词,难道、哪能)虽欲言,无可进者(动词,可以、能够)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5)流清泉石上流(动词,流动)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名词,溪流)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数量词,辈)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动词,流放)而用流俗人之言(动词,流传、传布)
(6)孤孤城遥望玉门关(形容词,孤单的)祖母刘悯臣孤弱(名词,幼而无父的人)南面称孤(名词,帝王的专称)
(7)穿黄沙百战穿金甲(动词,磨穿)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动词,穿过,越过)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动词,直指,冲向)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动词,串连)
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莲动下渔舟(名词作动词)顺流而下
(2)青海长云暗雪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昏暗,遮蔽
(3)艰难苦恨繁霜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增多
(4)庄生晓梦迷蝴蝶(名词作动词)做梦
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空山新雨后
古义:幽静的山。
今义:空旷的山。
(2)百年多病独登台
古义:指一生。
今义:一百年。
(3)山围故国周遭在
古义:旧都。
今义: ①历史悠久的国家;②祖国;③故乡。
(4)一弦一柱思华年
古义:青春年华。
今义:青少年时代。
(5)望帝春心托杜鹃
古义:伤春之心。
今义:男女之间相互爱慕的情怀。
[常识•速览]
识作者
诗家之佛——王维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山西太原人。王维的思想,以40岁左右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年的王维曾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21岁举进士,做大乐丞,后由于张九龄罢相等原因,意志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奉佛。王维的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和诗人孟浩然,继承了东晋诗人陶渊明和南朝诗人谢灵运的诗风,被称为山水田园诗人。王维不仅能诗,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更甚者,他能将诗画结合得妙绝天成。苏轼评价王维诗画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七绝圣手——王昌龄
王昌龄(约690-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之乱时,为刺史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