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教学设计6
- 资源简介:
约7050个字。
课题
七年级下册四单元第14课《驿路梨花》
备课项目 设计区域
课标分析
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熟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的表达效果,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5.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观察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
文章通过记叙发生在哀牢山路边一所小茅屋的故事,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生动地表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扬的动人情景,歌颂了各族人民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教学难点:
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初一下学期的学生对记叙文的基础知识有了较全面的掌握,对学习记叙文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积累。
1.因此我强调课前预习,课上以学生阅读、讨论、感悟为主,教师适当地引导、点拨,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的突破。
2.本课分二课时教学。第一课时积累词语,培养语感;了解背景,体会感情;整体感知,理清脉络。第二课时分析课文,学习写作技巧,揭示文章主题。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记叙的顺序和文章在立意、构思、描写等方面的特点;学习以花喻人,寓人于花的象征手法。
2. 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写作记叙文时合理地安排顺序,巧妙地进行构思、设置悬念,使文章引人入胜。
3. 学习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补:能自觉利用工具书掌握课后读写字词并积累文中词语,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 构建动场
导入新课
我国西南边睡是块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那里的山美水美人更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驿路梨花》,讲述的就是西南少数民族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读完它,你会被那里的山水、人物所感染,你一定会深深地爱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