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创新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精练:分册一专题一(4份)
- 资源简介:
2020版高考创新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精练:分册一专题一
2020版高考创新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精练:分册一+专题一+“文言文概括分析”过关检测.doc
2020版高考创新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精练:分册一+专题一+“文言断句及文化常识”过关检测.doc
2020版高考创新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精练:分册一+专题一+“文言文翻译”过关检测.doc
2020版高考创新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精练:分册一+专题一+文言文基础强化综合练(一)~(四).doc
“文言断句及文化常识”过关检测
一、文言断句和文化常识对点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宋仪望,字望之,吉安永丰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征授御史。劾大将军仇鸾挟寇自重,疏留中。巡盐河东,请开桑乾河通宣府、大同饷道,言:“河发源金龙池,下甕城驿古定桥,会众水,东流千余里,入卢沟桥。其间惟大同卜村有丛石,宣府黑龙湾石崖稍险,然不逾五十里,水浅者犹二三尺,疏凿甚易。曩大同巡抚侯钺尝乘小艇赴怀来,历卜村、黑龙湾,安行无虞。又自怀来溯流,载米三十石达之古定河,足利漕可征。”仪望还朝,发胡宗宪、阮鹗奸贪状,鹗被逮。二人皆严嵩私人,嵩由是不悦。嵩败擢霸州兵备佥事请城涿州除马户逋税进大名兵备副使改福建与总兵官戚继光合兵破倭,因列海防善后事。诏从其请。
(选自《明史•宋仪望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嵩败/擢霸州/兵备佥事请城涿州/除马户逋税/进大名/兵备副使改福建/
B.嵩败擢霸州/兵备佥事请城涿州/除马户/逋税进大名/兵备副使改福建/
C.嵩败擢霸州/兵备佥事请城涿州/除马户逋税/进大名兵备副使/改福建/
D.嵩败/擢霸州兵备佥事/请城涿州/除马户逋税/进大名兵备副使/改福建/
解析:选D 根据句意,“擢”的主语应是宋仪望,而非严嵩,故“嵩败”后应断开,排除B、C两项;又“霸州兵备佥事”“大名兵备副使”均为官职名,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项,确定D项正确。
2.判断下列关于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的正误。(5分)
(1)“字”,为古代男女成年举行成人礼时所取,与“名”有所关联。( )
(2)“嘉靖”,是明朝一位皇帝的年号,我国古代皇帝当政期间只有一个年号。( )
(3)“御史”,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置“史”,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国君置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一直延续到清朝。( )
(4)“河东”,在古代指山西西南部,黄河由北向南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因在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称河东。上古尧舜禹时代的都城皆在河东,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
(5)“石”,是古代计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十斗为一石。( )
解析:(1)√ (2)× “我国古代皇帝当政期间只有一个年号”说法错误。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3)× 应为“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4)√ (5)√
[参考译文]
宋仪望,字望之,是吉安永丰人。他是嘉靖二十六年的进士。(后来被朝廷)征召为御史。他弹劾大将军仇鸾仗着讨伐贼寇而自重,奏疏被搁置在宫禁(而不
……
文言文基础强化综合练(一)~(四)
文言文基础强化综合练(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安磐,字公石,嘉定州人。弘治十八年进士。改庶吉士。嘉靖元年,主事霍韬言,科道官亵服受诏,大不敬。磐偕同官论韬先以议礼得罪名教,恐言官发其奸,故摭拾细事,意在倾排。帝置不问。中官张钦家人李贤者,帝许任为锦衣指挥。磐极言不可,不听。锦衣千户张仪以附中官张锐黜革,御史杨百之忽为讼冤,言:“仪当宸濠逆谋时,首倡大义,劝锐却其馈遗。今锐以是免死,仪功不录,无以示报。”磐疏言:“百之奸邪,阳为仪游说,而阴与锐交关,为锐再起。”百之情得,乃诬磐因请属不行,挟私行谤。吏部尚书乔宇等议黜百之,刑部谓情状未明,宜俱逮治。帝两宥之,夺百之俸三月,磐一月。
(选自《明史•安磐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仪以附中官张锐黜革 黜:罢免
B.御史杨百之忽为讼冤 讼:申诉
C.而阴与锐交关 交关:串通勾结
D.帝两宥之,夺百之俸三月 宥:责罚
解析:选D D项,宥:宽恕。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①张仪以附中官张锐黜革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
B.①御史杨百之忽为讼冤 ②窃为大王不取也
C.①而阴与锐交关 ②而未尝往也
D.①乃诬磐因请属不行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
解析:选C C项,“而”皆表转折关系,译为“却”。A项,①介词,因为;②介词,按照。B项,①介词,替;②动词,认为。D项,①介词,因为;②动词,依靠。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其他三句不相同一句是(3分)( )
A.科道官亵服受诏 B.阳为仪游说
C.劝锐却其馈遗 D.宜俱逮治
解析:选D A项,“亵服”为名词活用作动词;B项,“阳”为名词作状语;C项,“馈遗”为动词活用作名词;D项,“逮”为一般实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磐偕同官论韬先以议礼得罪名教,恐言官发其奸,故摭拾细事,意在倾排。
译文:
(2)今锐以是免死,仪功不录,无以示报。
译文:
参考答案:(1)安磐与同僚们认为霍韬之前因为议论礼仪而冒犯了礼教,担心谏官揭发他干的坏事,所以拾取一些小事,意图排挤科道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