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一模抽样调研九年级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19小题,约9560字。
2018-2019第二学期一模抽样调研
九年级语文学科
注意事项:
1.本试卷8页,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5分)
谷雨方尽,立夏未至,小叶和同学们参加了“去延安的列车”研学活动。
1.阅读下面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从南京出发,小叶发现树木才是五月的主zǎi▲,蔷薇花骤( ▲ )然凋零,枝叶却汹yǒng▲地覆上篱笆,与碧绿的爬山虎错叠着;新竹终于停止拔节,分出枝杈,过不了几天,就缀( ▲ )满新叶了。
主zǎi( ▲ ) 骤( ▲ )然 汹yǒng( ▲ ) 缀( ▲ )满
2.根据下面情境,填写古诗文名句,其中第⑺句需填上作者。(7分)
和江南多见“碧玉妆成一树高, ⑴ ”(贺知章《咏柳》)的柳树不同,沿途很多城市都种植了香樟。香樟树,枝叶树干原是香的,立夏前后几日,香气尤盛。这香气不似周敦颐笔下莲花的“ ⑵ ”,却颇有《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中“ ⑶ ,路远莫致之”的意韵。
小蕊告诉小叶,香樟树叶经冬不落,在春日大量新叶长出时,旧叶凋零,“ ⑷ , ⑸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的奉献精神让人感动;即使叶落,香味不散,“ ⑹ ,只有香如故”( ⑺ 《卜算子??咏梅》)的高尚志节令人赞叹。
3.将至延安,小叶重读了纪实类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他关注到《作者序》中的一句话:“这本书的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结合你的阅读体验和【资料链接】,分析斯诺这样说的原因。(5分)
【资料链接】
目 录
第七章 到前线去的路上
一 和红色农民的谈话/214
二 苏维埃工业/219
三 “他们唱得太多”/222
第八章 在红军中(上)
一 “真”的红军/228
二 对于彭德怀的印象/234
三 为什么变成一个红军/239
四 游击战争的战术/244
五 红色战士的生活/250
六 政治集会/255
第九章 在红军中(下)
一 徐海东——一个红色的窑工/276
二 阶级战争在中国/284
三 西北四马/289
四 穆斯林与马克思主义者/296
▲
参观了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之后,小蕊想去《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保安,但她在延安地图上并没看到这一地名。她觉得延安就是保安,这引发了同学们之间的争论。
4.小叶就此询问了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工作人员,然后将他的话转述给大家。(3分)
我曾经听爷爷说过,志丹县原名保安县,是1936年6月为了纪念民族英雄刘志丹将军而改名的。后来,中华苏维埃政府把首都定在这里,毛主席还在此生活了6个多月呢。
——纪念馆工作人员的话
小叶这样转述: ▲
5.去保安之前,小叶发现延安还有一处圣地——黄帝陵。黄帝是中国的“五帝”之一,除黄帝外,“五帝”还有颛顼、帝喾、 ▲ 、 ▲ 。(2分)
研学活动结束了,同学们收获满满,意犹未尽。
6.回到学校,小叶将此次活动的材料整理成册,请你为这本小册子起一个恰当的名字,用正楷字或行楷字写在下面的方框中,不超过8个字。(4分)
▲
▲
▲
▲
▲
▲
▲
▲
二(45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7-8题。(5分)
二月二日
【唐】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①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日②
【唐】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③,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④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选自《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版)
【注释】①菜甲:菜初生的叶芽。②本诗作于854年,即作者只身远赴四川梓州入幕府任职第三年。③无赖:即无心。④元亮、亚夫: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和汉代大将周亚夫。
7.“草芽菜甲”和“花须柳眼”都写出了景色 ▲ 的特点。(1分)
8. 两首诗借春景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试作分析。(4分)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楼 船
【明】张岱
家大人造楼,船之;造船,楼之。故里中人谓船楼,谓楼船,颠倒之不置。是日落成,为七月十五,自大父以下男女老稚靡不集焉。以木排数重搭台演戏,城中村落来观者,大小千余艘。午后飓风起,巨浪磅礴,大雨如注,楼船孤危,风逼之几覆,以木排为戙①,索缆数千条,网网如织,风不能撼。少顷风定,完剧而散。越中舟如蠡②壳,局蹐③篷底看山,如矮人观场,仅见鞋靸④而已。升高视明,颇为山水吐气。
(选自《陶庵梦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注】①戙(dòng):系缆绳的木桩。②蠡(lí):贝壳。③局蹐(jú jí):拘束的样子。④靸(sǎ):鞋。
9.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意思相同的一项。(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