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00字。
读·悟·练
——初中语文课外现代文阅读教学思路探微
海门市东洲中学 顾迎海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可见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多年来阅读理解题一直是考题中的重点戏。有些地区早已出现了只考阅读和作文的中考语文考试形式。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化,语文中考改革力度的加强,现代文阅读的地位越发突显。
现代文阅读可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种形式,课内阅读范围小、变化少,反映不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而最能反映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在考试中拉出差距的是课外现代文阅读理解。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课外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我总结出了如下一些体会,请行家里手斧正。
·读·
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阅读能力的强弱,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的语文积累。语文积累靠什么?靠广泛地阅读。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老一辈全国著名语言学专家曾多次强调整:“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靠薄薄的课本解决不了问题”。“要大量阅读,有精读、略读,一学期读它80到100万字不为多”。而实际情形怎样呢?一项调查显示:多数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记录为零。调查还显示:阅读中外著名在10本以上的学生,语文成绩一般都名列前茅,他们兴趣广泛,视野开阔,口头表达能力强,作文水平高,阅读能力也是一般同学所不能相比的。
现在很多老师也都逐渐重视起课外阅读来,但大多数流于形式,只是心理想想,嘴上说说而已,缺少必要的计划安排指导督促。那么如何开展好这项活动呢?
一、要合理安排好时间,做到持之以恒。课外阅读固然重要,但首先要保证课内学习,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合理地安排时间。一般情况下,我采取三种方式。
1、应急方式。比如讲到《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我安排一段时间指导学生阅读莫泊桑的其他两篇文章《羊脂球》、《项链》,用来进一步了解莫泊桑小说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课外文章的兴趣。
2、固定方式:很多学生家里订有《解放日报》、《扬子晚报》、《杂文报》等。我便指导学生,不管多忙,饭前饭后信手拿来,读一读,聊以休息,换换脑筋。另外让学生订阅《微型小说选》、《美文赏析》等,这些文章文质优美,精悍短小,适宜零星时间阅读。
3、集中方式。寒暑假时间比较集中,我有目的、有选择地指导学生阅读我国四大古典名著,外国杰出小说家的部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