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2019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6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4/24 20:15: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2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小题,约13290字。

  永州市2019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语文
  命题人:陈琦(永州一中)       胡立广(永州四中)
  叶国嫒(双牌二中)       陈常华(新田一中)
  审题人:吴春来(市教科院)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題时,选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策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对天下属性的认定决定了他们对天下的态度。道家及阴阳家认为,
  世界本然的状态是最好的状态,所以他们的天下体系是一种自然性的审美体系。儒家则认为,
  要想使人及其栖居的世界成为美好世界,必须诉诸圣王之治和人文教化。换言之,信家的天
  下观不是人对世界本然样态的无条件接受,而是来自自然向人文的生成。《周易??贫封》讲: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种“天文”与“人文”的分野,也是先秦道家、阴阳家与家天下观的差异所在。《札记??礼运》讲:“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正是讲儒家的天下建基于人道并对其进行人文(审美)再造的特性。
  儒家述史模式下的圣王语系体现的是人文再造的过程。在中国传儒家的述史模式中,
  人对天下的人文再造,古圣先王具有率先垂范的意义。比如在《易传??系辞下》设定的上古
  圣王谱系中,伏羲氏是人文给祖,他象天法地,制作八封,将无序的自然图式化。此后,神
  农氏接照八卦图式制作器具,他的贡献在于将伏義氏对于天下的观念设计付诸实践,将自然
  世界改造成人工世界。以此为背景,“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这是以着装作为人兽区别的标志,以服饰羞异对人类群体进行职业、等级划分。据此可以看到,从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尧、舜,体现出中国社会从自然到人工、再到文明的有序进程。如果我们认同
  儒家以文明为美的价值观,那么这一进程也必然是向美生成的过程。所谓儒家的天下体系,
  则必然是以人文之美彰显价值的体系。按照这一圣王谱系,黄帝、尧、舜之后的接续者是周
  公,他一方面通过制礼作乐使中国远古人文命脉制度化,另一方面则开启了中国传统政治的
  礼乐传统。至此,所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命题,则被具体化为以礼乐重望一个美好世界的问题。
  儒家崇尚“礼乐”之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人文实践。由于有预在的人文价值观和礼乐制度作为先导,儒家所讲的天下,不是它“原本是什么”,而是“应该是什么”;不是自然世界,而是人文世界。相关的人文实,则首先是以中邦、四海、九夷、八蛮規划为天下勾勒轮廓,然后是圣王“治天下”“教天下”以及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种种努力。接照儒家的规划,这种努力主要分为四种,即礼、乐、刑、政。但是在札乐刑政之间,礼和乐具有优先性。中国社会自西周始,就建立了体系化的礼乐教育制度,一种基于礼乐人文教化的天下格局也就自然形成。到战国时代的思孟学源,将礼乐内化,从心性的深度重建人与天下的关联。如《礼记??大学》:“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样,个体心性的诚,就成为士人最终通达天下责任的起点。孔子之后,儒家做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这种被人道服定的礼乐补天道,从而赋子它更完备的形式。它在内在心性与外在天地之间拉开一个张力空间,使意诚、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形成一个上通下达的连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之内,它一方面化自然为人工,化禽兽为人美,化蛮夷为华夏,化野蛮为文明,体現了可黄的实品格:另一面,它强调“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礼记??乐记》)。就此而言,儒家为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念注入了有为精神和理想主义格调,使相关的人文和审美之思超越了认知,成为一种为人而在的价值。
  (刘成纪《论中国美学的天下体系》原载《新华文摘》2018年第22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道家和阴阳家认为世界最好的状态是本然的,其天下体系是一种自然性的审美体系。
  B.家所说的天下是人文的,重塑的,其天下体系是一种以人文之美彰显价值的体系。
  C.儒家的人文再造进程既是自然到人工、再到文明的有序进程,也是向美生成的过程
  D.儒家的人文实践分为礼、乐、刑、政四方面,其中礼、乐是核心内容,具有优先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对比手法,提出论题,彰明儒家异于道家、阴阳家的天下观。
  B.文章以古圣先王谱系为例,论述人文再造过程,强调礼乐传统的开启
  C.文章从勾勒天下轮廓与相关人文实践两个角度论述礼乐教化的重要性。
  D.文章论证严密,分析说理既层层深入,又星现出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文再造需要人文实践去补充,这是自然向人文生成并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
  B.礼乐教育制度始于西周,因其体系化而对历代中国文化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
  C.儒家的“人文”观虽然异于“天文”观,但也追求天地同和同节的理想境界。
  D.礼乐教化体现出可贵的实践品格,且为中国传统观注入有为精神和理想主义格调。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中新网3月20日电因在航天探月科技领城作出的越贡献,2019年3月20日,华人盛典组委会公布嫦四号探月工程团队获得“世界因你而美丽-20182019影响世界华人
  盛典”大奖。
  2018年12月8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嫦四号採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飞向太空.2019年1月3日,在月球背面南板一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
  陆区,嫦四号成功着陆,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同时也意味着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在月背实施软着陆的国家。
  嫦娥四号探月工程的成功,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新篇章.同时,这也是我国由航
  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新时代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新标杆、新
  高度,更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