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11
- 资源简介:
约4190字。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积累字词
2. 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爱的主题思想,感悟作者的美好品质
4. 理解课文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阅读梳理课文记叙的事件
2. 能通过具体分析把握课文中心,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 了解欲扬先抑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先做个小调查,喜欢阅读的同学请举手。很好,的确,阅读是一件让人身心愉悦的事情,而阅读名著更能陶冶情操,得到美的享受。这学期就要求我们阅读鲁迅的名著《朝花夕拾》,谁来告诉我,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生:回忆性质的书)那么我们曾经学过其中的那篇文章?
(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那篇文章中,作者除了写到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以外,还写到一个人,她是谁?
(生:长妈妈),她讲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色彩,那么,长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近名家,阅读名著,进行一次轻松愉快的语文学习之旅吧!
二.初读感悟,预习验收
1.翻开教材二单元,明确二单元的课文主题及本单元的学习要求
2.老师提前布置了预习作业,现在就先让我们来验收一下预习成果,读读这些词语,看看能读准吗?(请学生选择性的注音)
3.看来上面这个问题太小儿科,没能难到大家,那么我们继续:课文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的是什么?从中你觉得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三.精读品味
1.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者情感变化、阿长人物形象
好,看来同学们预习的成果很不错。那我们随着这些事件的叙述,“我”对长妈妈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呢?鲁迅没有专门写过自己的母亲,却写了这篇怀念保姆的文章。可当我们读到第一件事,关于称呼来历时,“我”在什么情况下才称她“阿长”?(生:憎恶)。那么标题用“阿长”来命名,是说明作者对她充满了憎恶吗?(生:不是)
那么,请结合课文具体分析一下“我”对阿长的情感发生着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生边读边勾划,批注。同桌相邻的同学可以交流阅读感悟)
2. 重点以阿长买《山海经》一事,分析“我”的思想感情变化
而其中,真正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她给我买山海经的事。那么这件事让我经历了怎样的感情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