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4/15 17:18:3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00个字。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奇迹”一词,领悟牧羊人像上帝一样改造自然,创造生命,给人们带来幸福、快乐和希望的精神。
  3.理解“多难”一词,感受牧羊人非凡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奇迹”一词,领悟牧羊人像上帝一样改造自然,创造生命,给人们带来幸福、快乐和希望的精神。
  3.理解“多难”一词,感受牧羊人非凡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观看获奖动画片《植树的牧羊人》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观后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圈出自己认为最关键的词语,做好复述课文的准备。
  2、学生起立,自己口头复述课文内容。
  3、请一个同学复述,其他同学补充。
  4、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主旨(写在题目旁边)
  三、探讨本文的体裁,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
  1.澄清教学文体和文学文体的分类
  教学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文学文体:散文、小说、诗歌、戏剧(可以让学生说)
  2.重点区分散文和小说
  散文:类别有叙事、抒情、写景和哲理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内容大多是虚构。
  3.本文的文学体裁是什么?
  学生回答:散文(原因是本文以第一人称写的),为了解决这个错误认识,相机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
  4.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
  写作背景:这部短篇小说是让•乔诺1953年应美国《读者文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专题约稿而写的。编辑被这个故事所打动,由此派人调查,结果发现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死过名叫艾力泽•布菲的牧羊人,于是退回了稿子。1954年小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之后被翻译成十多种文字。有人还在好奇故事的真实性。让•乔诺回信说,写的是故事,艾力泽•布菲是虚构的,同时声明这篇小说可免费使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