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19年中考模拟试卷
- 资源简介:
有30道题,约9520个字。
长春市2019年中考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 阅读(1~26题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 。(《木兰诗)
3.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子在川上曰:“ , 。”(《论语•子罕》)
5.汉代繁重的兵役制度使得许多征战的将士有家归不得,归家又无家。在《十五从军征》中,作者以“ , ”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6.“只有离别时刻,才知时光短暂,纵有万语千言,难诉心中留恋。”但是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告诉我们“ , ”,真正的友谊是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的,所以不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伤。
7.唐代诗人杜甫,一生忧国忧民,“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即便写到自己的不幸,也多是由此及彼,想到国家的多事,想到百姓的多难,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身处破屋之中,承受风雨之苦时,他就发出了这样的呼唤: , !
8.李清照在遭受命运之神无情打击之时,心中依然有梦想。在《渔家傲》中,用“ , ”的呼喊,既回扣了天帝询问词人归于何处的问题,又表达了自己高驰不顾的决心。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本文作者是 (人名),他是 时期著名诗人。 (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处处志之( )
(2)便扶向路( )
(3)寻病终( )
(4)后遂无问津者( )
11.作者在《桃花源诗》中曾写道:“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本文中哪个句子与此表达的意思相同?请工整地抄写下来。(2分)
12.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听到渔人所谈后又“皆叹惋”,作者写桃源人这些反应的用意是什么?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