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模拟卷(一)(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18810字。
高三语文模拟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卡尔纽波特在他的《深度工作》中表达了对于网络的批判,也展示了对于当代人“互联网化生存”的担忧。以此形成一个不良后果,人们总是在做一些不痛不痒( yáng )的肤浅工作,形成一种毫无价值的“表面性忙碌”。
B. 这是一个荒谬(miù)的螺旋,它无非验证了人类是多么脑子不清楚的生物。对于未有之物心向往之,对于已有之物嗤之以鼻。每一次对当下的忽视,都是在糟塌这个不断流逝的当下。每一次思绪上的分裂,都在暗示一件事:那个人从未真正拥有过他的生命。
C. 雪越来越大。棉絮般的雪花旋转(zhuǎn)着飘落下来。透过雪层,阿隆靴子触到一大块新翻过的松软的土地。他敏感地感觉到他们迷路了,而且也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D. 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回顾片”的导演和剪缉。未来的人生你预期不了,过往的日子你却可以自我编排诠释:你可以把回忆像美丽的珍珠串起来,或者把它当成石头,不断地扔掷自己,直到遍体鳞(líng)伤。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音和字形的辨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成语的考核是重点。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主要的方法是①形辨法。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②音辨法。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A项,痒( yǎng );B项,糟塌——糟蹋或糟踏;D项,剪缉——剪辑,遍体鳞(líng)伤——lín。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甲】张爱玲是上海滩那一辈小说家中最早奇装异服,肖像上画报,宣传自己的女文人。这种附庸大众文化的炒作,自非革命文学家愿意干的事。她晚年孤寂,与少女时成名趁早、红唇时髦成了极大对比。
【乙】 如果张爱玲一开始采取的不是画报型的宣传策略,走个严肃路线,她的文学是否仍拥有今日相同的经典地位?
张爱玲本人与作品都成了传奇,互为叠印,世要够乱,才能出佳人。那个战火中唯一最无国仇家恨、只求纸醉金迷的上海孤岛,出现一名明哲保身的乱世佳人,恻然轻怨的文字,竟给以了中国人在战火中避世的唯一的慰藉。
香奈儿出身比张爱玲穷困,也因此更没有道德包袱。一切只为了表现她们的旷世奇才,除此之外别无生存准则。
【丙】 这两个女人皆活在大萧条时代,乱世里经营自己,有时也被逼到不择手段的地步。原因之一,她们很早即明了自己除了天才的梦外,一无所有。
2. 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附庸
B. 明哲保身
C. 给以
D. 慰藉
3. 文段中划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2. C 3. A
【解析】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正确运用。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C项,“给以”,后面只说所给的事物(多以抽象事物为主),不说接受的人。结合“了中国人在战火中避世的唯一的慰藉”分析可知,应该改为“给”。故选C。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点号表示口语中不同长短的停顿,标号表示书面语言里词语的性质或作用。句末点号用在句末,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问号、叹号。句内点号用在句内,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分隔号。A项,“奇装异服”“肖像上画报”是并列关系,逗号改为顿号。故选A。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人们需要有非正式的公开场所,把工作和家庭的忧虑暂时放在一边,放松下来聊聊天。”这就是著名的第三空间理论。让星巴克从普通咖啡店,变成一个文化现象的重要转折点,正是董事长舒尔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