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二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8600字。
张家口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二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今天,当后现代写作的叙事实验越来越难以走出小众化的怪圈时,回到中国小说传统的声音不时响起。
中国小说特别是白话小说常常使用对话来表现人物,通过语言使人物的个性鲜活生动、跃然纸上,甚至用对话用来表现故事。美国汉学家浦安迪观察到,中国的主流文学,“言”往往重于“事”,“事”常常被“非事”打断。也就是说,西方文学更重“事”,小说注重描写事件的发展过程。而中国小说,往往对人物的语言投入更大的关注。我们对中国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印象深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语言使他成为一个活灵活现、神情毕肖的个人,所谓“如闻其声、如见其人”。金圣叹评《水浒传》的好处,认为“《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施耐庵以一心所运,而一百八人各自入妙”。老舍称赞曹雪芹,也说他笔下的人物,都说地道的北京话,却极具个性,“凭空给世界创造出许多不朽的人物”。
现代文学的不少优秀之作保留了中国小说传统的影响,重视小说人物的“声口”,注意表现说话人的神情口气,从而塑造了很多典型的人物。老舍就受传统小说影响很深。他的小说结构,“不取中国小说的形式”,而借鉴以狄更斯为代表的西方小说;但他笔下人物的语言,却是极生动活泼的口语。虎妞的语言,刻画出一个既波辣能干,又“像老嫂子疼爱小叔子”一样爱祥子的女性典型,而祥子嘴里蹦出来的每个字都对塑造这个闷头闷脑、淳朴、老实的车夫形象起到了关键作用。老舍特别擅长用简明浅白的口语塑造生动有力的人物形象,正是受到了中国小说高度重视人物“声口”的叙事传统的影响。
整体而言,随着各种叙事技巧的花样翻新,当代小说家普遍放弃了以“声口”塑造人物的方法。他们更注重“叙事”,而非通过贴合人物个性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在众多拖沓冗长的小说中,我们不能发现个性鲜明、生动形象的人物语言,很难对某个人物产生深刻的印象对于认真探索小说艺术的写作者们来说,西方的小说技巧固然值得借鉴,但写好人物语言、仔细揣摩人物“声口”,或许也是我们不该放弃的并未远去的小说传统。
评论家周明全认为,尽管必须开眼看世界,但必须摆脱对西方经验的被动依赖,返回到中国经验的“原乡”。他提出“好的中国小说”应该具有故事好、人物典型、个性突出、语言优美有力等要素,具有历史感、经典性、诗性美、朴拙美、浑然美等美学特征。这是对中国小说传统在当下创新与转化的理论探索。
(摘编自王晶晶《将中国小说的传统重新擦亮》)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小说传统注重人物对话描写,通过对话展现人物个性,塑造典型人物形象。
B. 我国传统小说人物语言描写常常能够做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令人难忘。
C. 曹雪芹的《红楼梦》给世界创造出许多不朽人物,主要是使用了地道的北京话。
D. 当今,我国大多数小说更注重“叙事”,而抛弃了重视人物“声口”的叙事传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就当今小说注重叙事路却越走越窄的现象,率先提出回归小说传统的观点。
B. 文章列举金圣叹、老舍对经典小说的评点,证明了我国的小说传统注重“声口”。
C. 文章对照我国小说传统的成功经验剖析了当今小说问题,对比分析,论证深刻。
D. 末段引用周明全观点,对我国当今小说创作提出希望,总括上文,深化了主题。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外国小说注重描写事件发展过程,重“事”轻“言”,因此人物形象不够鲜活。
B. 《水浒传》的语言描写符合人物的性情气质,人物虽多,但个性鲜明,各尽其妙。
C. 当今小说叙事长篇累牍,人物语言难以做到贴切有力,对小说艺术不做深入探索。
D. 只要认真研究小说技巧,仔细揣摩“声口”,创造出好的中国小说,为期不远。
【答案】1. C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C项,“主要是使用了地道的北京话”错,“极具个性”才是主要原因。故选C。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A项,“率先提出回归小说传统的观点”错,原文说“回到中国小说传统的声音不时响起”,可见,这个观点不是本文率先提出来的。故选A。
【3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因此人物形象不够鲜活”错,无中生有。C项,“当今小说”范围太大,原文有“整体而言”“普遍”这样的限制语。“对小说艺术不做深入探索”错,这个推断无依据。D项,说法太绝对。原文说“‘好的中国小说’应该具有故事好、人物典型、个性突出、语言优美有力等要素,具有历史感、经典性、诗性美、朴拙美、浑然美等美学特征。”技巧、声口,仅仅是两个重要条件。故选B。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莎士比亚图书公司
(美国)海明威
在那些日子里,我没有钱买书。我从莎士比亚图书公司出借书籍的图书馆借书看。莎士比亚图书公司是西尔维亚•比奇开设在奥德翁路12号的一家图书馆和书店。在一条刮着寒风的街上,这是个温暖而惬意的去处,冬天生着一只大火炉,桌子上和书架上都摆满了书,橱窗里摆的是新书,墙上挂的是已经去世的和当今健在的著名作家的照片。那些照片看起来全像是快照,连那些过世的作家看上去也像还活着似的。西尔维亚有一张充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