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3/21 12:46:1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550个字。

  灯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掌握文中生字词。
  2.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3.认识文中所表现出的乡情民俗,诗词典故,进而升华出的情感变化。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2.学习揣摩文章句子含义。
  3.领会灯笼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作者从不同方面表达的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2.体会作者的抗日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1.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领会灯笼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1.学习揣摩文章句子含义。
  2.理解作者从不同方面表达的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教法学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语言揣摩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灯笼图片展示
  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吴伯箫的灯笼。
  二、走近作者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
  “文化大革命”中被开除党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写作》主编、中国写作研究会会长等职,并参加郭沫若著作编辑委员会领导工作。1981年10月,出访英国,不久,当选全国文联理事。1982年8月病逝。
  60年代初期创作的以表现延安生活的名篇《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声》、《窑洞风景》以及《难老泉》、《“早”》被收入散文集《北极星》。在新时期以创作了《天涯》、《忘年》等佳作,1982年出版了最后一部散文集《往年》。吴伯箫逝世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吴伯箫散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两卷本《吴伯箫文集》。
  三、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争讼(sòng )领域(yù)斡旋(wò)  静穆(mù)
  思慕(mù)幽悄(qiǎo)       霍骠姚(piào)    怅惘(chàng wǎng)   
  锵然(qiāng)燎原(liáo)熙熙然(xī)暖融融(róng)
  马前卒(ān)犬吠(fèi)庞大(páng)
  2.词语解释
  斡旋:调停,调解。
  家来:方言,即回家来。
  垂珠联珑: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第的奢华。
  幽悄:幽深寂静。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