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北省邯郸三中高二下学期第一考语文考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3/18 14:27:5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8 总计:8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3830字。

  邯郸三中高二下学期第一考
  语文考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或答题卡非题号对应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得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铜钱在秦代之后成为中国古代通行两千多年的货币,而中国又是世界上首先发明和使用纸币的国家。十五世纪后半叶,即明代成化、弘治年间,中国社会内部涌动变革的潜流,白银货币化开始全面铺开。《万历会计录》的大量数据资料,清楚展现了货币与财政的紧密联系。白银货币化参与了新的财政体系的建构,以白银货币化为重要取向的财政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正面作用极为明显,直接导向了现代货币财政的开端。白银货币化一方面加速了传统社会的解体,另一方面促进了国家与社会向近代国家与社会的转型。有学者认为是海外白银拯救了中国市场,促成了明代一条鞭法的推行。这里存在一种自后向前的推演,并未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实证研究。考诸史实,明代赋役改革虽然改革名称多样,内容也不完全一致,但是几乎都把折银征收作为最主要的改革内容,一条鞭法是此前明代一系列赋役改革的延伸与总结。折银成为明代赋役改革的一条主线,说明赋役改革与白银货币化是同步的,赋役折银是明代白银货币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外在的表现,说明了内在的巨大需求。
  晚明中国面临重大变迁的同时,世界也正处于融为一体的全球化开端进程之中。十六世纪大规模海洋活动帷幕的揭开,世界性新航路的开通,代表了全球融为一体的历史发展总趋势。而中国社会内部白银货币化,奠定了白银在流通领域的主币地位,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国内矿产资源明显不足,因此海外贸易商品交换而得的外来资源成为白银的主要来源。在市场供求关系规律的作用下,全球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海外大量输入白银的主要源头,一是日本,一是美洲。从时间和动因上的研究证明,中国社会的白银需求曾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日本和美洲银矿的大开发。更重要的是,中国以社会自身发展的巨大白银需求为拉力,以享誉世界的丝绸、瓷器等商品为依托,市场经济萌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促使海上丝绸之路极大地扩展,与一个正在形成的世界市场体系连接起来。
  白银货币化的研究,印证了中国走向世界具有内部强劲的驱动力,晚明中国加入世界体系,是主动而不是被动的,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印证了中国从古代国家与社会向近代国家与社会的转型是内生型的,而非外铄型的;也印证了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对白银作为国际通用结算方式用于世界贸易有着直接的影响,积极参与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建构。明代中国与世界的近代化或者说现代化进程的趋向性发展是一致的,中国在与全球的互动中前行,为全球化开端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总体视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明代成化、弘治年间的白银货币化参与建构新的财政体系,可视为现代货币财政的开端。
  B.白银货币化加速了传统封建社会的解体,并在促进国家与社会转型方面作用尤为突出。
  C.日本和美洲银矿的大开发受到明代社会白银需求的影响,符合市场供求关系的规律。
  D.明代中国市场经济融入正在形成的世界市场体系,促使海上丝绸之路得到极大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一段主要论述白银货币化的阐述背景及作用,并对有些学者的观点进行反驳。
  B.文章第二段阐释明代中国为全球化开端做出重要历史贡献的具体原因和主要方式。
  C.文章第三段揭示白银货币化研究的意义,指出明代中国在世界近代化中的引领作用。
  D.对于明代白银货币化,文章先阐述可供研究的主要视角,最后归纳若干基本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介绍铜钱和纸币在中国的流通,凸显了明代白银货币化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性。
  B.文章否认海外白银对明代赋役改革的作用,认为明代发端的近代化进程属于内生型。
  C.晚明中国面临内部变革压力和全球化趋势,但是这些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发展契机。
  D.研究白银货币化,主要是为了印证白银作为国际通用结算方式受到中国的直接影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草木恩典
  李丹崖
  草的香,似乎只有在两个时间可以闻出来。
  一是在被碾压或拦腰斩断的时候,这时候的草,像是慷慨就义,被镰刀、被车轮,割断、碾压,散发出奇特的生命的香,这香味,让人觉得有一种拿生命才换得来的美。我小时候喂过牛,给牛铡过草,当祖母把成捆的青草放到铡刀下,我奋力挥动胳膊,向下一压,咔嚓,草被斩成了两段,旋即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我追求这种香,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人是具有动物性的,格外爱这些草木滋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