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一模考前冲刺练习语文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3/18 12:29:5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道小题,约17980字。

  2019届高三年级一模考前冲刺练习卷
  语 文 Ⅰ 试 题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的一生平淡而充足,像清高________的竹,不为世俗感染,而在世界的终点处又献上一点精彩。
  ②而我们的愿望和信念则在于,过去那些优秀作品的________和标杆将推动并支撑在未来产生优秀的作品。
  ③生活风格是一种选择,不是衡量的准则,也不是生活所必需的,但它是授予人类众多特权中的一种,而不能被任何人________。
  A. 俭朴 简练 等闲视之    B. 简朴 简练 视同儿戏
  C. 简朴 凝练 等闲视之    D. 俭朴 凝练 视同儿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实词成语和熟语的能力,注意啊考核近义词辨析。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区分,“简朴”着重指简单朴素,运用范围较广泛,可用于语言文字方面(如“语言文字简朴无华”),也可用于生活作风方面(如“他在吃、穿方面一向简朴”),还可用于设备条件方面(如“这是一间设备十分简朴的办公室”)。“俭朴”着重指节俭朴素,运用范围较小,多用于个人生活方面;简练:简要,精练。 凝练:紧凑,简练。等闲视之: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予重视。视同儿戏:比喻不当一回事,极不重视。语意比“等闲视之”重。根据语境选C项。
  2.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B.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C.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D.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考纲规定的常用的修辞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借代和反复,有人也把对比列入到修辞的行列,注意明确修辞的特征,然后具体的区分,此题ABD项“桑梓”“旌旗十万”“管弦”为借代,D项“偷开”“翻书”为拟人。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白马湖的春日自然最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水是满满的、软软的
  ②小马路的西边,一株间一株地种着小桃与杨柳
  ③在这路上走着,时而听见锐而长的火车的笛声,是别有风味的
  ④杨柳在暖风里不住地摇曳
  ⑤小桃上各缀着几朵重瓣的红花,像夜空的流星
  ⑥山是青得要滴下来
  A. ③②④⑤①⑥    B. ③②⑤④⑥①    C. ①⑥②④⑤③    D. ⑥①②⑤④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⑥①总写山水,②提出“小桃与杨柳”,⑤④分别承接“小桃与杨柳”,③由前面的视觉转入听觉。
  4.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你的计划书,我有几处地方不太明白,还望不吝赐教。
  B. 你送来的拙作我已读完,文章的语言还略有瑕疵,咱们找时间细谈。
  C. 昨天我们已把两位的作品送给王先生拜读了,他会提出具体指导意见的。
  D. 我最大的优点就是乐于助人,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会第一个站出来鼎力相助。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B项,“拙作”是对自己作品的谦称;C项,“拜读”是自己读别人的作品;D项,“鼎力相助”用在感谢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郭子仪
  子仪有功高不赏之惧,中贵人害其功,遂使盗于华州掘公之先人坟墓。公裨将李怀光等怒,欲求物捕其党。及公入奏,对扬①之日,但号泣自罪。因奏曰:“臣领师徒,出外征伐,动经岁年,害人之兄杀人之父多矣。其有节夫义士,刃臣于腹中者众。今构隳辱,宜当其辜。但臣为国之心,虽死无悔。”由是中外翕然莫测。
  公子弘广常于亲仁里大启其第。里巷负贩之人,上至公子簪缨之士,出入不问。他日,子弟焦列启谏。公三不应。于是继之以泣曰:“大人功业已成,而不自崇重,以贵以贱,皆游卧内,某等以为虽伊霍不当如此也。”公笑而谓曰:“尔曹固非所料。且吾官马粟者五百匹,官饩者一千人,进无所往,退无所据,向使崇垣扃户,不通内外,一怨将起,构以不臣,其有贪功害能徒,成就其事,则九族齑粉,噬脐莫追。今荡荡无间,四门洞开,虽谗毁是兴,无所加也。”诸子皆伏。
  永泰元年,仆固怀恩②卒,诸蕃犯京畿。子仪统众御之。至泾阳,而虏已合。子仪率甲士二千出入。虏见而问曰:“此何人也?”报曰:“郭令公。”回纥曰:“令公在乎?怀恩谓吾,天可汗已弃四海,令公殂谢,中国无主,故某来。今令公在,天可汗在乎?”子仪报曰:“皇帝万寿无疆。”回纥皆曰:“怀恩欺我。”子仪使谕之。回纥曰:“令公若在,安得见之?”子仪出。诸将皆曰:“戎狄不可信也,请无往。”子仪曰:“虏有数十倍之众,今力不敌,奈何?但至诚感神,况虏乎?”诸将请选铁骑五百为从,子仪曰:“此适足为害也。”乃传呼曰:“令公来。”初疑,皆持兵注目以待之。子仪乃数十骑徐出,免胄劳之曰:“安乎?久同忠义,何至于是?”回纥皆舍兵降马曰:“是吾父也。”
  前后连罹幸臣程元振等,谮毁百端。时方握强兵,或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以危亡回顾。天下以其身存亡为安危者殆二十年。
  [注]①对扬:指臣下向君上进言。②仆固怀恩:唐朝将领,后叛变。
  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今构隳辱                       构:蒙受
  B. 其有贪功害能徒            害:残害
  C. 免胄劳之曰                   胄:战盔
  D. 前后连罹幸臣程元振等    罹:遭遇
  6.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贵人:即近臣子,一般指的是显贵的侍从宦官,这里指的是帝王所宠幸的近臣。
  B. 九族:泛指亲属,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封建社会实行残酷的株连法,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灭“九族”,即“株连九族”。
  C. 戎狄是先秦时代华夏对西方和北方的华夏部落的统称,即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D. 簪缨:世代做官的人家,也指古代女子发上所佩戴的簪子上的吊坠。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荡荡无间,四门洞开,虽谗毁是兴,无所加也。
  (2)时方握强兵,或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以危亡回顾。
  8.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见郭子仪器量之大?请加以概括。
  【答案】5. B    6. C   
  7. (1) 而今(府第)空空荡荡没有阻隔,四门大开,即使(朝内)出现谗言毁谤,也施加不到我身上。
  (2) 当时郭子仪正掌握着强大的军队,有时面对敌军来犯,皇帝(或:朝廷)下诏书命令他去征讨,他从不曾因为危险而顾念自身。   
  8. ①先人坟墓被掘,号泣自罪(或:不加追究);②赞成儿子大开家门,听任各色人等自由出入(或:出入不问)。
  【解析】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B项,“害”,结合后面内容“成就其事,则九族齑粉,噬脐莫追”分析,译为妒忌。故选B。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如本题,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北方的华夏部落的统称”错误。应该是“非华夏部落”“戎狄”,是先秦时代华夏对西方和北方的非华夏部落的统称,即北狄和西戎的合称。周朝时居民有华夏和四夷的区分:南方部落为蛮;东方部落为夷;西方部落为戎;北方部落为狄。其中戎和狄主要分布在华夏的西方和北方地区。故选C。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间”,阻隔、间隔;“虽”,即使;“谗毁”,进谗毁谤;“兴”,起、兴起;“加”,施加。(2)“方握强兵”前主语省略;“方”,正;“握”,掌握;“或”,有时;“临”,面临;“诏命征之”前主语省略,应该补充;“征”,征讨;“之”,代词,指敌军;“以”,介词,因为;“顾”,顾念。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从文中哪些地方可见郭子仪器量之大,概括时,要有情节意识,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概括。结合“子仪有功高不赏之惧,中贵人害其功,遂使盗于华州掘公之先人坟墓。公裨将李怀光等怒,欲求物捕其党。及公入奏,对扬之日,但号泣自罪”分析可知,先人坟墓被掘,号泣自罪;结合“公子弘广常于亲仁里大启其第。里巷负贩之人,上至公子簪缨之士,出入不问”分析可知,赞成儿子大开家门,听任各色人等自由出入。
  【点睛】无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面小题。
  秋兴八首①(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秋兴八首》组诗:唐代宗大历元年(766)作者流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所作。当时尽管安史之乱已经平定,但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