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9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8题,约11140字。
江苏省徐州市2019届高三12月月考试题
语文Ⅰ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谁筑孤亭望瑶鹤,至今不见一归来。”这诗写给过去还是现在?读者 ▲ 要问:为什么不见白鹤飞来呢?四十年沧海桑田,一切都在 ▲ 。只是改变了不该改变的东西,这才 ▲ 。
A.不禁 改变 匪夷所思 B.难免 变迁 难以想象
C.不禁 变迁 不可思议 D.难免 改变 难以琢磨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句是( ▲ )(3分)
A.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B.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C.鬓向此时应有雪,心从别处始成灰。
D.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如果春天是希望,那么,夏天便是绸缪,秋天便是品格,冬天便是抗争。 ▲ 。 ▲ ; ▲ ; ▲ ; ▲ ; ▲ ,人类将始终是幻想国中的美丽而无用的幼芽。
① 没有希望,便没有欲念,便不会有行动
② 没有品格,便没有纲纪,行动便常常误入歧途
③ 于是,如果只有春天,仅仅有希望
④ 没有绸缪,便没有韬略,行动便失之于盲目
⑤没有抗争,便没有在痛苦中的最后冲刺,便可能一事无成
⑥希望、绸缪、品格和抗争,是人类摆脱命运束缚的必备四品
A.⑥②⑤①④③ B.③①④②⑤⑥ C.⑥①④②⑤③ D.①②④⑤⑥③
4.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3分)
A.“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其女之美,宛在眼前,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女子的绵绵情思。
B.“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一名重点大学的学生,用一个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劝勉正在读高三的堂弟。
C.“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一位游子望着暮霭中连绵起伏的群山和的南飞的大雁,轻声吟唱着。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某省高考满分作文获得者由衷感慨,争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总有写不完的趣事儿。
5.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3分)
A.余素鄙陋,一事无成,反受此殊遇,非陨首结草,不可报也!
B.日前,因家庭之故,辱贤弟垂示,兄非草木,宁不知感激乎?
C.贵稿因排版问题而搁置,延误甚久,十分抱歉,现已出版,万乞见谅!
D.礼物微薄,聊表私衷,万望笑纳,事情进展如何,仍望随时告知。
二、文言文阅读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与李翱书[1]韩愈
使至,辱足下书,欢愧来并,不容于心。嗟乎!子之言意皆是也。仆虽巧说,何能逃其责耶?然皆子之爱我多,重我厚,不酌时人待我之情,而以子之待我之意,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