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学设计20
- 资源简介:
约5570字。
《琵琶行》教学设计
《琵琶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感受悲剧美,感受人物命运的悲剧情感。
鉴赏音乐美,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绘音乐形象的写作特点。
品味意境美,了解环境描写渲染气氛传达情感的作用。
涵咏语言美,进一步提高诵读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有个小青年才十六岁,虚绿虚绿的小青年,带着自己的诗稿到京城长安拜见大诗人顾况,顾况一看名帖上的名字,哈哈大笑,这个小青年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不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在长安城想要白白的居住,还认为很容易。长安的米价那么高,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吧!当看到白居易的诗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捻着小胡子,小伙子,了不起,水平真高,高,高,高,实在是高,水平这么高,想在长安白白居住应该很容易!
这个小伙子就是白居易。长恨歌和琵琶行就是他的代表作。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代表作《琵琶行》)
初步感知:
《琵琶行》题目“行”是一种文体,这是歌行体诗歌,一般来时歌行体诗歌一般是一叙事诗,叙事的目的在于什么?抒情。抒情可以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所谓间接抒情就是借助于人事物景来抒情。
这首叙事诗中刻画了哪两个主要人物?
明确:一个沦落江边的歌女,一个被贬江州的官吏。
这两个人认识不认识,熟悉不熟悉?当然不。是什么让这两位萍水相逢、素不相识的联系到一起呢?
明确:琵琶声。
遭贬的诗人在听到琵琶女的弹奏后,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共鸣,这共鸣化作了一句千古传唱的诗句,这句是?
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三重点赏析。
(一)同是天涯沦落人。
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学们,沦落是什么意思呀?谁知道?
师:两个字都有三点水,漂泊流浪,遭遇坎坷,落魄失意。 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想说的是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琵琶女的不幸,这种落魄失意体现在那些诗句当中?“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找个同学来读一读,应该用什么样感情来读?读出她的伤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