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下学期河北省保定市高二联合调研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3/5 23:18:1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0题,约13500字。

  河北省高二联合调研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41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如古玉,碧彩天成
  釉是附在陶瓷坯体表面的玻璃质薄层,它能使陶瓷表面光洁并增加陶瓷的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在陶瓷的基础釉料中加入含有不同着色金属元素的物质,在不同的温度和烧成气氛中,会使釉面呈现不同的颜色。
  窑变,是指在烧制瓷器的过程中,由于无法精准地控制温度和窑内气氛,而烧制出来的部分或全部釉色偏离原本预定釉色的一种 “事故”。雍乾时期的窑变釉是瓷器史上一个艺术高峰,而早在此高峰之前的近千年前的唐代,窑工们因为烧制黑釉瓷过火而收获了一种崭新的颜色釉———茶叶末釉。
  早期,茶叶末釉主要在耀州窑 (陕西铜川)进行烧制,后来,浑源窑 (山西)等北方地区其他窑口也烧造茶叶末釉瓷。然而在唐宋时期,依然还是以耀州窑为最,其他窑口都无法与之相比。当然,由于技术的原因,耀州窑的茶叶末釉和雍乾时期的相比自然是无法相提并论的,还依然存在着胎质较粗、胎土不匀 (呈灰色或黄色的胎骨中,有肉眼可见的气泡和颗粒状物质)、施釉不到底等缺陷。
  明清时期宫廷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喜爱使用颜色釉瓷,到清代,甚至对各种颜色釉的使用都进行了身份限制。因此,明清两代官窑都非常注重颜色釉瓷的生产,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惜工本进行改革和创新,烧制出来许多空前绝后的精品瓷器。其中,完美的茶叶末釉终于出现。据记载,明代御窑厂所生产的茶叶末釉,因其釉色黄润,带黑色或黑褐色斑点,像鳝鱼的皮而被称为 “鳝鱼黄”。 雍乾年间, 唐英督导景德镇御窑厂,期间致力于陶瓷工艺的开发和研究。其中包括对原料精选细淘,反复试验,掌握了制坯胎和釉汁的合理配方和烧成条件,并且对多道工序进行细致的分工。在施釉上改进方法,在器物内部采用荡釉法,外部采用吹釉法,克服了蘸釉时造成的釉面不平、不匀和易破的缺点。因而,雍乾时期的茶叶末釉瓷坯胎纯净,釉色温润纯正,造型规整,装饰精致美观,代表了茶叶末釉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
  茶叶末釉在唐英督造时期由唐英命名为 “厂官釉”, “茶叶末” 是 《陶雅》 (清) 一书中记录古玩商人的叫法。书中还记载 “茶叶末,黄杂绿色,娇娆而不俗,艳于花,美如玉,笵为瓶,最养目”。
  茶叶末因其表面似黄似绿的颜色而得名。其因釉色色调的深浅有别、年代不同,又有 “鳝鱼黄”、“蛇皮绿”、“蟹甲青”、 “老僧衣”、 “油绿釉” 等不同的称呼。而本质上,茶叶末釉是一种高温结晶釉。它的化学组成特点是铁高、镁高、钙高,镁的含量必须在
  2%以上。而分布在器物表面的茶叶细末也并非人为制作,而是在烧制过程中自动从釉中析出的晶体,而烧制温度要在1250-1280℃ 之间, 还原气氛为主, 冷却要慢, 在瓷
  器制作当中,属于要求比较苛刻的一种。
  茶叶末釉釉面无光,古朴平和,在后期,也用做仿古、仿青铜瓷器中。它原是烧成
  高二语文试题第1页 (共8页 )
  缺陷,然而古代人民敏锐地察觉到它无与伦比的魅力,不断钻研创新,掌握烧制的配方和技术,使这种纯净古朴的釉色,成为我国瓷器史上的一个代表性的创造。
  1. 下列关于 “茶叶末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唐朝时期,窑工们因为烧制黑釉瓷过火而收获了一种崭新的颜色釉———茶叶末釉。 B. 唐宋时期,烧制茶叶末釉以耀州窑为最,其他窑口都无法与之相比。
  C. 雍乾时期的茶叶末釉瓷坯胎纯净,釉色温润纯正,造型规整,装饰精致美观,代
  表了茶叶末釉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
  D. 茶叶末釉烧制温度要在1250-1280℃之间,还原气氛为主,冷却要慢,在瓷器制作当中,属于要求最苛刻的。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在陶瓷的基础釉料中加入含有不同着色金属元素的物质,在不同的温度和烧成气
  氛中,会使釉面呈现不同的颜色。
  B. 窑变,是指在烧制瓷器的过程中,由于无法精准地控制温度和窑内气氛,而烧制出来的部分或全部釉色偏离原本预定釉色的一种 “事故”。
  C. 唐宋时期,由于茶叶末釉存在着胎质较粗、胎土不匀、施釉不到底等缺陷,所以
  不能被时人接受和喜欢。
  D. 茶叶末釉因釉色色调的深浅有别、年代不同,有 “鳝鱼黄”、 “蛇皮绿”、 “蟹甲青”、“老僧衣”、“油绿釉”等不同的称呼。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茶叶末釉从唐代被发现历经宋明,到清雍乾年间,终于克服各种缺点,发展到完
  美。
  B. 明清两代官窑都非常注重颜色釉瓷的生产,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烧制出许多空前绝后的精品瓷器,所以,宫廷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喜爱使用颜色釉瓷。
  C. 茶叶末釉虽釉面无光,古朴平和,但 “娇而不俗,艳于花,美如玉,笵为瓶,最
  养目”。
  D. 茶叶末釉这种纯净古朴的釉色,能成为我国瓷器史上的一个代表性的创造,得益于古代人民敏锐地察觉到它无与伦比的魅力,不断钻研创新,掌握了烧制的配方和技术。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陈衡哲的1914
  上海外滩码头上远洋邮轮汽笛响起,送别的人挥舞着手臂,凝望着自己的亲友,有
  的甚至发出嘤嘤的哭声。这条船上载着一批特殊的客人———第一批获得清华奖学金的9名女留学生。这天是1914年8月15日。
  留学生之中,有个女孩与众不同:只有她没有哭泣的母亲或其他亲人来送行。因为受不了跟母亲离别的场面,她早早就跟家人说不要送别。这个女孩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