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约13260字。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称得上英雄豪杰的人,其业绩可以不 ,但人格一定是高尚的。荆轲失败了,但他 的献身精神,就像他朗吟的《易水歌》那样,传为千古绝唱。号称西楚霸王的项羽,不仅霸业未成,而且输得很惨。一曲垓下之歌,回肠荡气,长使英雄泪满襟。项羽尽管偏执自大,蛮横暴戾,但因他光明磊落,率直坦荡,向来让世人 。
A.昭彰 视死如归 唏嘘不已
B.昭彰 义无反顾 推崇备至
C.显著 义无反顾 唏嘘不已
D.显著 视死如归 推崇备至
2.(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王羲之不会想到,他的《兰亭序》,居然发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临摹和刻拓运动,贯穿了其后1600多年的漫长岁月。几乎书法史上所有重要的书法家都临摹过《兰亭序》. , , , , , 。
①永和九年暮春之初的那个晴日,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放大了
②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把个人的生命投入进去,转眼就没了踪影
③面对着这些接力似的摹本,我们已无法辨识究竟哪一张更接近它原初的形迹
④它容纳了一千多年的风雨岁月,变得浩荡无边
⑤但那条河仍在,带着酒香,流淌到我的面前
⑥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A.③⑥①④②⑤ B.③⑤①⑥②④ C.①②⑥③⑤④ D.①⑥③②④⑤
3.(3分)下列每组里两个标题中的加点词所表示的文体和作用不一致的一组是( )
A.①《物种起源》绪论②兰亭集序
B.①师说②六国论
C.①谏太宗十思疏 ②陈情表
D.①五人墓碑记②项脊轩志
4.(3分)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A.事实证明了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
B.事实证明了中国女子的勇毅
C.事实证明了中国女子的勇毅被压抑了数千年
D.她们在弹雨中的表现,成为了中国女子勇毅的事实
5.(3分)下列对课文中语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王实甫《西厢记)﹣﹣日夕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人何以堪!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意味深远。
B.“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遥游》)﹣﹣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