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墓畔口占》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2/23 17:20:4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030字。

  戴望舒《萧红墓畔口占》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
  1. 了解戴望舒诗创作的基本情况。
  2. 简要了解萧红的身世及其与戴望舒的友谊。
  3. 把握本诗的情感内涵。
  【重点、难点】
  1. 诗歌创作和修改的背景、过程。
  2. 诗中所表达的丰富意蕴。
  3. 诗中情感表达和语言运用的特色。
  【所用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
  一、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杭州。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6年同施蛰存、杜衡创办《璎珞》旬刊,在创刊号上发表处女诗作《凝泪出门》和所译魏尔伦诗。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蜂一起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传诵一时,因此而有“雨巷诗人”之誉。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的编辑。11月初,赴法留学,入里昂中法大学。1935年春回国。1936年10月,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创办《新诗》月刊。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起出版《耕耘》杂志。1938年春在香港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 1949年6月,在北平出席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不久在北京病逝。
  附:戴望舒著作书目
  《我的记忆》(诗集),上海水沫书局1029年版
  《望舒草》(诗集),上海现代书局1933年版
  《望舒诗稿》,上海杂志公司 1937年版
  《灾难的岁月》(诗集),上海星群出版社1948年版
  《戴望舒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小说戏曲论集》,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戴望舒诗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现代中国作家选集?戴望舒》,香港三联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戴望舒译诗集》,施蛰存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戴望舒诗全编》,梁仁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戴望舒全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二、 文本详析
  萧红(1911-1942)是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她原名张迺莹,另一笔名悄吟,出生于黑龙江呼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