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2道小题,约17470字。
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熟稔(rěn) 赍(jī)发 酒馔(zhuàn) 岑(cén)寂
B. 叨(dao)扰 尺牍(dú) 锭(dìng)子 氽(tǔn)水
C. 老鹳(huàn) 侍(shì)候 剜(wā)出 促狭(xiá)
D. 逋(bū)慢 央浼(miǎn) 糍(zī)粑 东皋(gāo)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对于字音类题目,考生要着重记忆自己容易出错或习惯性出错的字音,注重平时的识记与积累,本着记少不记多的原则。B项,叨tāo;C项,剜wān,鹳guàn;D项,浼měi,糍cí。故选A项。
【点睛】对于字音题,首先要有专项复习,在常见易错词语表中筛选自己易错、易混淆的词。另外,平时要拓宽知识面,扩大阅读量,积累词汇,丰富词汇量。要将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字形题归纳积累,分析研究,最好按字形题考查的类型进行分类,同时,要将课本中出现的词语进行积累,要仔细区别与识记形近字、音近字、义近字等,把握其字形。总之要勤于积累,将自己记不准、易混淆的词语整理在专项笔记本中,并且在以后的各种练习中不断补充自己的笔记。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淡泊 矜持 蓬篙 难堪
B. 鲁莽 优渥 福祚 尺牍
C. 舂米 睢园 矫历 迤逦
D. 尴尬 帝阍 拨擢 山岨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对于字形类题目,考生要着重记忆自己容易出错或习惯性出错的字形,特别是形近字,注重平时的识记与积累,本着记少不记多的原则。A项,篙——蒿;C项,历——厉;D项,拨——拔。故选B项。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原先的南门溪污染严重,恶臭逼人,经过有关部门一年多的治理,南门溪终于河清海晏。
B. 他看上去一副弱不胜衣的样子,实际上,他身体健康,骨骼强健,耐力和速度非一般人可比。
C. 房客们对自己的开销和享受到的相应服务锱铢必较,在这样一种氛围下,乔伊斯对当前这波打折后将出现一轮相似的房价上调的推论持怀疑态度。
D. 尽管伊叙两国政府也受到国内丛生的各派武装力量的牵制,但极端组织在两河流域的命运已然日薄西山。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注意:首先明确各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中句子的语境分析即可。“河清海晏”指黄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比喻天下太平。不能用于河道清理。“弱不胜衣”胜:禁得起。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都承受不起。使用正确。“锱铢必较”锱、铢,古代较小的重量单位;锱铢,指很少的财物或很小的事情。形容斤斤计较。符合语境。“日薄西山”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符合语境。故选A项。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要辨析感情,明确词语的感情色彩,是褒义,还是贬义。第三,要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1)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2)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3)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4)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5)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B. 在线教师时薪过万的消息自从引发社会关注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意识到,如何与力量巨大的互联网相处正成为教育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C. 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D. 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B项,语序不当。“自从”应提至句首。C项,搭配不当。“担任……岗位”属于搭配不当,应是“担任……职务”。D项,不和逻辑,多重否定不当。“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应改为“因为好经也要提防被念歪”。故选A项。
5.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而后乃今将图南 目吴会于云间
B.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宾主尽东南之美
C. 乐琴书以消忧 悦亲戚之情话
D. 而征一国者 具以表闻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重点考查词类活用现象。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将词语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B项,上: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上;美:形容词用作名词,俊杰。A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南:名词用作动词,向南飞;目:名词用作动词,看。C项,均为意动用法,乐:以……为乐;悦:以……为悦。D项,均为使动用法,征:使.……信任;闻:使……闻。故选B项。
6.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②问征夫以前路 ③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 ④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⑤且臣少仕伪朝 ⑥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⑦奚以知其然也 ⑧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⑨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A. ①②/③⑧/④/⑤/⑥/⑦⑨ B. ①④/⑥/③/⑤/②⑦⑨/⑧
C. ①②/③⑧/④/⑤⑥/⑦⑨ D. ①④/②⑥/③/⑤/⑦⑨/⑧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对句式知识的积累情况,抓住标志性的词语进行判断。①被动句;②状语后置句;③定语后置句;④被动句;⑤省略句;⑥状语后置句;⑦宾语前置句;⑧否定判断句;⑨宾语前置句。故选D项。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西美学比较
彭吉象
人类都在追求真善美,但是中国的美学和中国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善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而西方的美学和西方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真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