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1/27 9:28:0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6 总计:6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0道小题,约11600字。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2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写作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可谓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
  “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争战中的苦难。“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他的“三吏”、“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的年轻人,“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的老人,“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的受难者,这些形象直指人心。杜甫爱民之情丹心耿耿,情义相照。
  家国情怀,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它深隐于华夏灵魂深处,昂而不傲,光而不妖。它内敛、融达,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种文化自信与古典诗词偕隐同行,玲珑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间,点亮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
  (摘自2018年2月12日光明网《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家国情怀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永恒的主题之一,这就使得北宋哲人张载的名言具有了“先贤圣道,家国大义”。
  B.文中所言的“边塞况味”,有的表现为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有的则流露出了比乡愁更强烈的家国荣誉感。
  C.文中引用《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句,意在表明“边塞况味”中体现出家国情怀。
  D.朱熹认为杜甫是“君子”,尽管他与颜真卿等人遭遇不同,但其“磊磊落落”中有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文章第一段引用了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的名言,在对其解释后,就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B.作者以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例,意在论证即使在乡愁如此浓郁的诗句里也具有家国情怀。
  C.文章第二、三两段从边塞况味到忧国忧民,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古典诗词里具有的家国情怀。
  D.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从两个方面论述古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结构完整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唐代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共同开启了中国诗歌的巅峰之门,他们成就了无与伦比的盛世唐朝。
  B.先贤们的“忧国”体现在为国奉献的义勇和担当上,“忧民”则只体现在杜甫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上。
  C.中国的古典诗词融入了家国情怀,流淌在我们炎黄子孙的血脉里,成就了我们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
  D.文章从家国情怀角度,挖掘出我国古典诗词的文化价值,让我们在认同中传承,在践行中坚定信心。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头上是一片宁静的蓝天
  聂鑫森
  春二月,天是蓝的,地是绿的,风暖暖地吹过来,扑得人脸颊痒痒的。
  护城的小河上,横着一架古朴的木桥,出城、进城的人,流水般淌来淌去。
  “风筝!风筝!每只一角五!”
  那声音又脆又亮,带点儿挑逗的味道。寻声一看,靠着桥栏站着一个胖胖的老头,脸上带着讨好的笑,额上沁出一层晶亮的油汗。他手里提着一串风筝,风筝的翅上、尾上,涂满刺眼的大红大绿。
  在他那得意的神态看,他的生意无疑是不错的。一只只风筝从他手上递出去,一张张角票和零散的分币塞进了口袋。
  当他的眼光落在桥那头的时候,便从心底里发出一种真诚的同情。
  那儿也站着一个和他年纪相仿的老头,悠闲地靠着桥栏,瘦瘦的脸上嵌着双精明的小眼睛,下巴上蓄着几根干枯的胡子。他也在卖风筝。他的风筝是素白的,有蜻蜓、蝴蝶……翅上还装了会转动的风笛,朴实得叫人看不上眼。他没有着意地叫喊,只是沉静地等候着买主。
  偶尔有人问一声:“喂,多少钱一只?”他伸出五个指头。天啊,五角!问的人摇摇头。
  他站了多半天了,连一只风筝也没有卖出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