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阳市惠城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6970个字。
广东省惠城区2018 -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说明:全卷共4页,答题时间120分钟;全卷满分120分,另设有附加题10分。答题内容一律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写在本试题上的不计分。
一、基础(24分)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其一) (1 分)
(2)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分)。
(3)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秋思》(2分)
(4)《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是 (2分)
(5)把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默写完整。(4分)
(1)我言秋日胜春朝(2)何当共剪西窗烛(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
(1)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juébié ( )。
(2)突然间我hung rán dà wù ( ), 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
(3)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1íng luàn ( )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
(4)“这是怎么-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hài rén tng wèn ( )了。
(1)诀别(2)恍然大悟(3)凌乱(4)骇人听闻(一个词1分,错、漏、多1字扣1分)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C )
公益与每个人 。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微公益”真正实现了平民化、常态化。
你没有亿万身价,没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不妨碍你从事公益事业。捐赠一本书,提供一份午餐,甚至转发一条微博,爱心就在你我之间 。
A.休戚相关 因为 所以 传递
B.休戚相关 即使 也 传承
C.息息相关 即使 也 传递
D.息息相关 因为 所以 传承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
B.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C.在寒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广贺高铁建成通车后,使我市到广州的运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4.A(A项正确;B项“干预、发现和制止”语序有误;C项“防止”和“不”都是否定,语义重复;D项数量词“一倍”使用错误,改为“一半”。
5.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排比。(4分)
我喜欢仰望湛蓝广袤的蓝天,因为它使我的心沉静;我喜欢丈量巍峨高大的崇山,因为它使我的心谦逊: 。
(4分)参考例子:我喜欢纵观广阔无垠的大海,因为它使我的心宽广。(句式相同,句意相符4分)
二、阅读(46分)(一)穿井得一人(10分)
阅读下面几个文段,按要求答题。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日:“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 分)
(1)有闻而传之者( )
(2)及其家穿井 ( )
(3)不若无闻也( )
(1)传播(2)等到(3)不如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1)国都中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2)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这个故事说明不结合语言环境,不推究事理,就会造成误解、误传。
B.本则寓言的本义是为了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
C.“告人日:‘吾穿井得一人’”与“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中的“得一人”意思是相同的。
D.《穿井得一人》幽默风趣,在笑中教育了人们不可轻信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