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蓟州等部分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pdf
  • 资源大小: 69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1/21 17:12: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天津市部分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
  第1卷
  一、(12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2题。
  宝坻宝地,“景、集、人”无不称奇。人们对宝坻古八景——蓟界云山、潮河飞练、
  珉碣银钩、文阁瞻云等大都熟稔,但对宝坻在辽金时就号称“京东第一集”可能就陌生了。
  有史料记载,此地盐贸兴隆,商贾——,货置丛繁,运艘鼓楫扬帆;凡近境者披星戴月'
  肩摹毂击,络绎不绝,日斜则人影散去,捆载而归。而又名宿迭出,群星璀璨-仅林亭口
  的李氏家族,在乾隆五十四年至光绪三十年的百余年间,——就有70余人金榜题名'入
  朝为官,民间遂有“李半朝”之——。李家一时人才济济,蜚声朝野,可谓“金玉满堂
  笏满床”。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珉碣(jie)    赡云(zhan)    熟稔(nian)    ‘
  B.货置(zhi)    鼓楫(ji)    肩摹(mo)
  C.毂击(gu)    捆载(zai)    名宿(su)
  D.璀璨(can)    遂有(sui)    笏满床(hu)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汇聚    先后    美誉
         B.会聚    先后    美谈
  C.汇聚    陆续    美谈
  D.会聚    陆续    美誉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3个月,7个村的4379户全部顺利搬迁,这个速度在一开始是想都不敢想的。”
  本报记者在宝坻区潮阳街道采访,提起搬迁工作,都作此感慨。
  B.在智慧微城市的打造中,项目按照“1+1+2+X”的建设思路,重在推进可拓展的
  x项智慧应用,让居民能享受到更安全、便捷、智能的幸福方式。
  C.阿诺德是个特别“命硬”的人:两任丈夫死去,  ‘个儿子出事身亡,自己又得了
  乳腺癌,这些重创都没有把她击倒,她依然顽强行进在科研道路上。
  D.我国高铁、跨海大桥等之所以能名扬世界,一个霞要原因就是因为坚持全国一盘
  棋,坚持协同创新,最终取得重大突破并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4.下列对相关作家作品信息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六一居士、东坡居士、香山居士,都是北宋诗词作家。
  B.林黛玉、翠翠、科瓦连科,这些人物的性格一个比一个开朗。
  C.《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都选自“前四史”之中。
  D.《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与《大学>《春秋》《孟子》并称“四书”。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新时代是前一历史阶段的自然延续,更是伟大变革的新起点。对于中国文学而言,它
  意味着文学创作者在新时代社会环境中,要关注新时代生活现实和精神需求,借助新时代
  创作资源和传播手段,创作具有新时代气象的文艺作品。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家需
  要探寻文学发展的新领域,提升中国文学的精神高度。
  漫长的中国文学史上群星璀璨,优秀作家、优秀作品各有各的耀眼,而在他们光芒的
  最深处、奠定他们恒久价值基础的,无一例外是他们担起了文学净化灵魂、充实心智、提
  升精神的重要职责。当代中国文学无论如何气象万千,对精神高度的坚守不能变,而且,
  要通过超越前人的艺术创造,把精神引领的价值发挥得更广更深远。
  不可否认,当今文学在精神追求和价值引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甚至有鼓吹“去思
  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的错误倾向。文学不是空中楼阁,
  它深嵌于时代背景之中,于字里行间渗透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社会现实,于润物细无声间
  传播着思想意蕴和价值追求。它当然需要表现个人生活和精神状态,当然可以抒发个人情
  绪和情怀,但是,绝不是脱离社会、脱离现实、脱离复杂人物关系的纯粹肉体、纯粹欲望、
  纯粹物质享乐的个人,更不是低俗、庸俗、媚俗的个人;它当然可以选择抒情、言志的不
  同路径,唯美、深奥的不同风格,通俗、高雅的不同趣味,但它作为精神产品的精神性不
  能变,它在被阅读与接受过程中潜移默化发挥价值观健康向上的指引作用不能变。
  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那样,作家、艺术家“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
  艺术价值作为追求”,当代文学要想真正写出新气象,必须要有发掘时代精神、传达时代
  精神、创造性弘扬时代精神的抱负,通过书写历史实践中的鲜活个人,彰显人物身上的道
  德力量、精神力量,来提炼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背后的精神密码。近年来,《(红楼梦》《平凡
  的世界》等文学经典长销不衰,充分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饱含精神内涵和美学意蕴的优
  秀作品的强烈喜爱和迫切需求。
  “让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选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
  的最深处探寻,同时直面当下中国人民的生存现实,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形
  象、中国旋律。”在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的背后有光彩跃动的精神火花,要想
  表现它们,除了需要借鉴古今中外的宝贵艺术经验和理论资源,研究和总结中国特色文学
  艺术的普遍规律,更根本的是要有新时代的独特原创。文学创作的本质是创造,创造的内
  容不仅是艺术内容的创造,不仅是表现形式和技巧手法的创造,更是思想精神的创造——
  文艺高峰同时也是精神高峰。
  (节选自郝雨《打造当代文学的宽度和高度》,有删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