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6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3/30 15:13:0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6小题,约6230字。
2005-2006学年初中升学模拟考试语文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15分)
答题开始,细心哟!祝你成功!
一、选择题(1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茁壮(zhuó)  叱咄(duō)   屋舍(shè)  硕果累累(léi)
B.着想(zhuó)  鹰爪(zhǎo)  安谧(mì)  名副其实(fù)
C.藤蔓(wàn)  瑰丽(guì)    手臂(bì)  使之肖我(xiào)
D.真谛(dì)   泥泞(nìng)   迤逦(yǐ)  千骑卷平冈(jì)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这家工厂不断开发新品种,营业额在全行业中手屈一指。
B.这部影片扣人心弦,催人泪下,获得了“最佳导演奖”的题名。
C.会上,他直接了当地对我提出了批评。
D.书写汉字应该避免笔画增减、形近相混、部位错乱等错误。文章要简练,语言要精炼。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他       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②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       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③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       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
A.犹豫  逐步  化装      B.迟疑  逐渐  化妆
C.迟疑  逐渐  化装      D.犹豫  逐步  化妆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近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它以四言诗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说法有误,都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如《关雎》和《蒹葭》。)
B.①今起地/方千里。②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两个句子的停顿都是正确的。)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个句子只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是正确的。)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
A.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B.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C.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D.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三、(37分)
(一)野菊花(15分)
陈创
①野菊花!野菊花开在山野里。
②有谁见过这般豪放壮烈的花云?有谁闻过这么沉郁凝重的药香?那样泼泼辣辣地开。一簇一簇,一滩一滩,一坡一坡,灿烂辉煌!
③花朵不过一分镍币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大别山麓梦幻般神奇的织锦,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
④几番秋风秋雨秋霜,山野早已敛去辽阔的绿氅(chǎnɡ,外套),只把灰褐的脊背袒露世间;曾经被悠逸的白云衬托得如此高远的天空,也被铅灰压缩了胸臆;紫燕和鸿雁归飞的呼唤,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留下水牛与山羊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惟独野菊花,却以她野性的勇敢和进取,在这片天空下,这片山野上,举起开放的拓展的金旗,“欲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⑤多少墨客骚人奉合酬唱,把菊魂菊意唱彻历朝历代;唱的大多是庭院、公园、花盆里的名菊。比起野菊花来,这些被驯化、供玩赏的同类,不免沾染着脂粉气、奶油味,显得矫饰和做作。宁愿入汤入药、成渣成泥,绝不任人摆布、供人亵玩——这就是野菊花!
⑥野菊花自有野菊花不惑无悔的性格和气质。
⑦她不禁锢自己。有花就尽情地开,有香就尽情地放。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挣出半个脸来就开了,从茎顶,从胁下,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间被风雨唤醒,就一齐把眼睁开,睁得又圆又亮,再也不想闭去。白天盯住太阳,夜晚盯住星星月亮。那份野性,连日月星辰也只能轮番伺候。她把她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色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这时,假若你静下心来,你会从袅袅升腾忽聚忽散的浓香粒地听到广东音乐《金蛇狂舞》的活跃,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壮烈……
⑧她不固守现状。匍匐的枝条看似软弱,却从不攀缘依附。这枝被折去,更多的芽箭立即射出,迅速占领周围的地面,把墨玉般羽状分裂的叶片扩张开来,铺展如苍鹰翼翮(hé,
(二)“富门寒教”与“寒门富教”(12分)
当今家庭,绝大多数只有一个小孩,所以孩子们都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对其教育也越来越科学。“富门寒教”就是极有意义的教育方法。
“富门寒教”古已有之。陆游“从来简俭作家风”,王安石告诫子女“家衰离不开一个奢字,人败离不开一个逸字”堪称“寒教”典范、这种家教常为今人所推崇,香港亿万富翁包玉刚、李嘉诚等,深知“千金难买幼时艰”的道理。有意让孩子们远离富贵自食其力,所以他们的子女个个事业有成。现在的许多学校,常请革命老前辈给学生讲革命传统,让他们了解上一代人的艰辛,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屡,恒念物力难艰”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从而让孩子们明白,从小在密罐里泡大的人,是没多大毅力与恒心的,只有泡一泡苦水,才会拥有缔造终身受用的精神财富。
然而,与“富门寒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寒门富教”。应该说明在大多数家庭还称不上“富门”,却有相当多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抱着“苦了什么也别苦了孩子”的心态,对孩子大施“富教”。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尚且不说,衣服要穿名牌的,零食要吃进口的,学习用具要买高档的,兜里的零用钱不断,桌上的好菜独享。。。。。。处处养尊处优,时时惟我独尊。父母自己勒紧裤带过日子,却让孩子的“消费意识”大大超前。然而,遗患的是“寒门富教”的结果并没有让孩子的德、智、体方面“富”起来,这样的“富教”实质上是“害教”。
因此,不管是“富门”还是“寒门”,都是让孩子少享点现成的福,多吃点苦头。一个孩子只有从小经受着生活的磨练,长大才能成为有用之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