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丰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抽测)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八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1/15 16:16:0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5题,约7020字。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抽测)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得分 阅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1.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        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        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        ”。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        的。
  A.崇敬 欣赏 景观 称赞 
  B.崇敬 鉴赏 奇观 赞扬
  C.推崇 鉴赏 景观 赞扬
  D.推崇 欣赏 奇观 称赞
  2.下列关于句子主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住在山中的一位老人微笑着喝从森林中打来的泉水。
  句子主干:老人喝泉水。
  B.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句子主干:人民解放军执行命令。
  C.他给我拣定了靠近车门的一张椅子。
  句子主干:他给我拣一张椅子。  
  D.邓稼先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句子主干:邓稼先是儿子。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6分)
  我国古代清明插柳折柳戴柳的习俗,始于唐朝。唐高宗于三月三日游春渭阳,“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后来,老百姓将此演化为插柳,每逢清明,家家户户将柳插在井边,成语“井井有条”,就是来源于此。
  人们虽然自己乐于佩戴柳枝,还将它插在门楣之上,用以避邪。有的地方还用面和枣做成飞燕,再用柳枝串起来,插到门上,称作“子推燕”。传说清明节这一天百鬼出没,人们一边要祭扫祖先的亡灵,一边还要小心翼翼地与他们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将他们阻挡在家门之外。柳,便成了人们避邪的武器,可以保护人们不受鬼魂的侵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清明处处插垂柳,院宇深深绿翠藏”,清明的诗没有娇柔没有做作,提笔就是直抒胸臆,这也是其他节日的诗所不能比拟的。在二十四节气中,清明即是是节气又是节日。草木回青,万物萌发,柳又是最早给人们报告春天消息的植物,所以,                                             。
  (1)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3分)
  (2)根据上文,在文末的横线处补写出一个符合文意的比喻句。(3分)
  得分 阅卷人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