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3道题,约6270个字。
2006年初三中考语文综合复习卷(一) 2006.3
第一部分
1.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jiǎo( )健 ②jué( )强 ③惊chà( )④笨zhuō( )
2.下边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格中,然后改正。(4分)
人迹罕至 不堪设想 丰功伟迹 屈指可数 相题并论 憨态可掬 骇人听闻
雅雀无声 心旷神怡 眼花缭乱 谈笑风声 循序渐进 一劳永逸 不言而喻
错别字
改正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 ,梦回吹角连营。( 《破陈子》)
② ,山光悦鸟性。(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 今夜月明人尽望, 。(王建《十五夜望月》)
④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 》)
⑤ 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⑥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张十八员外》)
⑦ 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⑧ 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请用类似的格言警句的话,形象地概括出你心中的“语文”,并用简洁的语言把你的“格言”的含义阐述清楚。(4分)
例:有人说:“语文是一棵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知识大树。“
这句话是说语文学科知识极其丰富、诱人。
答:
5.综合性学习探究。(4分)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全社会提出了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号召,各级政府机构和有关部门纷纷响应。下面是体现“以人为本”精神的一些具体举措,请从中归纳出“以人为本”的含义。
材料一:政府,应对各类灾难事故,要不惜人力物力,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材料二:教育,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在新的《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中删去了有关“对坏人坏事应挺身而出进行斗争”的条款。
材料三:商业,倡导顾客是上帝,规定超市里的商品的码放、标签上的提示必须符合人们的购物习惯,便于人们拿取和识别。
材料四:交通,火车不断提速,尽量让乘客节省时间;在人流量大的地段增设公交车站点,微笑服务。
答:
第二部分
阅读郦道远的《三峡》选段,完成6――10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青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