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性学习”命题趋势预测及应考战略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3/29 19:34:1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570字。
“语文综合性学习”命题趋势预测及应考战略
绍濂中心学校
综合性学习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共同构成了语文课程目标的五个方面的内容,已纳入语文教材体系。
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内容是丰富的、开放的,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就目前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复习形势,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样题回顾】
纵观历年试卷,语文综合性学习考查试题具有如下特点:
1.试卷中设置综合性学习考查试题的地区呈明显上升趋势,特别是从2004年首轮课改实验区进行中考开始,此类题因符合新课改精神,重在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而倍受青睐。
2.题量和分值呈上升趋势。2003年湖北黄冈卷中26道试题,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题共设3 题,共赋8分,占全卷6.7%;而2005年设3 题,分值上升为10分,占全卷8.3%,另在现代文阅读板块设一道综合文字材料与图表材料的探究题(第21题),赋分3 分。
3.内容上呈多样性和时代性、综合性特点。
⑴.命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科知识的应用价值,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生存环境,培养社会责任感;了解国情,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如:2005年课改实验区的:山东青岛第5题、江苏南京第6 题、江苏常州第7题等。
⑵.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例如:对联知识考查不再拘泥于出上联、对下联,而是融入地理、历史、典故、物理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学科知识的渗透与整合及语言的活学活用能力。如2005年青海西宁第9题、重庆第5 题、湖北黄冈第4 题等等。
⑶.命题注重语文学科中知识的综合性,将汉字的书写、词语的正确使用、修辞的运用、语言的连续、知识的运用、口语表达等综合考查,既是题型的创新,也是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如:2005年课改实验区安徽第18-21题等。
⑷.命题更注重人文性,贴近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心他人、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例如:2005年课改实验区的北京海淀第9题、山西第5 题、江苏常州第5 题、广西桂林第6 题等等。
⑸.命题更具开放性,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在设定的语境中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命题趋势】
自2001年始,“语文综合性学习”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走了4 年,已公认为中考语文试题注入了新的活力,2006年的“综合性学习”考查将紧扣《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凸显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估计将会呈现如下趋势:
1.命题的思路将继续体现新改革理念,重视“三维”目标的整合,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注重考查学生独特的体验和理解、创新,力求多角度、多侧面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2.考查方式将以开放性试题为主导,越来越多的省(市)将把“综合性学习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