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同步训练1
- 资源简介:
约5900字。
6 鸿门宴
一、语基落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美姬/项籍 鲰生/骤雨 阻碍/人为刀俎
B.樊哙/杂烩 帷幕/蔚蓝 树梢/不胜杯杓
C.杀戮/绿林 彘肩/卮酒 骑马/不计其数
D.玉玦/诀别 许诺/偌大 潜力/遣将守关
思路解析:A项,分别读jī/jí,zōu/zhòu,zǔ;B项,分别读ì,wéi/wèi,shāo/sháo;C项,分别读lù,zhì/zhī,qí/jì;D项,分别读jué,nuò/ruò,qián/qiǎn。
答案:B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沛公居山东时
山东:崤山以东。
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骑:一人一马。
C.窃以为大王不取也
窃:通“切”,急切。
D.再拜献大王足下
再拜:拜两次,古代隆重的礼节。
思路解析:C项,“窃”,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辞。
答案:C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字的用法和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③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⑤约为婚姻
⑥军中无以为乐
⑦若属皆且为所虏
⑧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A.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B.①⑤/②④/③⑧/⑥/⑦
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D.①⑤/②③④⑧/⑥/⑦
思路解析:①为:动词,任,做。②④为:介词,替,给。③⑧为:动词,是。⑤为:动词,结为。⑥为:动词,作为。⑦为:介词,表被动,“被”的意思。
答案:A
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思路解析:A项,①登记;②指项羽。B项,①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②幸而。C项,①尽;②举起。D项,都是“辞谢”的意思。
答案:D
5.写出下列语句的句式特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句式特点:
译文:
(2)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句式特点:
译文:
(3)吾属今为之虏矣!
句式特点:
译文:
思路解析: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考查,一般以翻译的方式为主。只有准确了解了文言句式,才能把这三个句子翻译好。第(1)句“具告以事”应为“以事具告之”,“欲呼张良与俱去”应为“欲呼张良与己俱去”。第(2)句“孰与君少长”应为“与君(相比)孰少孰长”,“长于臣”为介宾短语后置句。第(3)句,“为”表被动。
参考答案:(1)省略句、介宾短语后置句。(项伯)私下里拜见张良,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想喊张良跟随自己一同离开。(2)省略句、介宾短语后置句。沛公说:“(项伯)与您相比,谁大谁小?”张良说:“项伯比我大。”(3)被动句。我们现在被他俘虏了!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6~10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