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同步练习1
- 资源简介:
约5990个字。
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共6题;共33分)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
③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
④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⑤年与时驰________
【答案】内心恬淡,不慕名利;达到远大目标;增长才干;放纵懈怠;疾行,指迅速逝去
【考点】诫子书,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解析】【分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
故答案为:内心恬淡,不慕名利;达到远大目标;增长才干;放纵懈怠;疾行,指迅速逝去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学习时一要熟读强记,二要用心关注古文中词语在用法上的变化,比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
2.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①非宁静无以致远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③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答案】精力集中;指环境上的安静、不嘈杂;轻薄;危险,不安全;懈怠;指速度低,与“快”相对
【考点】诫子书,古今异义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现象中“古今异义词”的掌握。首先要根据语境意思写出古义,然后根据现代汉语的理解写出今义。
故答案为:精力集中;指环境上的安静、不嘈杂;轻薄;危险,不安全;懈怠;指速度低,与“快”相对
【点评】古汉语中有一些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这类词语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加以注意。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B.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C.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D.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答案】C
【考点】诫子书,文言文断句
【解析】【分析】C.应为: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言文的断句能力,理解句子的意思可有助于断句。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有以下几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4.在《诫子书》中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检,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考点】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诫子书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通过学习《诫子书》,把握主要内容,掌握诸葛亮对孩子所告诫的主要内容,就是写这封信的用意。
故答案为: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检,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