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含附加题二大题,约5190字。
2006年初三升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
题号卷面分一二三四附加题总分
(一)(二)(三)
得分
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含卷面分4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本试卷上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6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人们一口同声称颂抗击非典最前沿的领军人物钟南山院士。
B、每天,妈妈都被繁琐的家务包围着,我们做儿女的应该体谅妈妈的艰辛与唠叨。
C、仙都鼎湖峰大小石笋珠联壁合,相映成趣,完全可以说天下一绝。
D、我们不应该忘记的是那些默默无闻、夜以继日、争分夺秒研制“秘密武器”抗击非典的科学家们。
2、默写(10分)
① ,思而不学则殆。
② ,奉命于危难之间。
③ ,江入大荒流。
④大漠孤烟直, 。
⑤欲为圣明除弊事, 。
⑥默写陶渊明《饮酒》诗的中间四句。
, 。
, 。
3、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的片断,仔细阅读后,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共4处。(4分)
小明晚上学习到九点,感到有些疲劳。他打开电视,正好电视台转播世乒赛绝赛实况。妈妈恰巧看见了,愤怒生气地说:“马上就要考试了,还看电视”!
小明回答:“妈,学习要讲究效率,我学习累了,想看看电视松驰一下。再说运动员的拼博精神对我难道不是一种鼓舞吗?”
① ②
③ ④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解释画线词语的意思。(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40分)
(一)人的潜力(10分)
(1)每个人都有一笔巨大的财富:一个会思考的大脑。
(2)人的大脑,是大自然几十亿年进化的产物。它是思维的发源地,智慧的藏府……恩格斯所说的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人的思维着的精神,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3)今天,大脑比以往任何时代更重要。在原始时代,人们崇尚的是力;在工业革命时代,人们崇尚的是物。在信息革命的时代,智能成了最重要的资源,人的大脑也就成了开发的对象。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大脑中的资源是无限的。世界没有一个人感到思想的饱和。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藏,每个人都拥有巨大潜力。
(4)人的潜力有多大?美国学者玛格丽特·米德认为,大脑资源的95﹪没有被开发。前苏联学者伊凡·叶夫莫雷夫指出“人的潜力之大令人震惊。如果我们迫使大脑开足一半马力,我们就能毫不费力地学会40种语言,把苏联百科全书从头到尾背下,完成几十个大学的课程。”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啊!
(5)人的大脑为什么拥有巨大的潜力呢?
(6)首先,脑科学表明,大脑中有着超量的神经元。一般认为,大脑中的神经元有在1000亿个。他们对于人的生存功能来说,是大大过量的。如此超量的神经元,正是智能开发的后备力量,是潜力存在的生理基础。
(7)其次,脑科学表明,神经元有丰富的神经突触。低等动物突触比较少。刺猥每个神经元与几十个神经元相联系,形成几十个突触;老鼠每个神经元与500个左右神经元相联系,形成500多个突触;人的每个神经元与10000个神经元相联系。对列宁的大脑的解剖表明,它的神经突触特别丰富。计算显示,大脑中神经元之间有1000万亿个接触点。也就是说,人脑具有思维的极大容量。
(8)再其次,脑科学还表明,大脑中的突触、神经生化物质也有很大的可塑性。经过训练,大脑中会产生新的突触、产生新的神经递质。动物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的老鼠大脑中长出了新的突触,大脑产生了新的功能。
(9)人类有着巨大的记忆潜力、思维潜力和创造潜力。潜力理论为我们开发自我增添了信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巨人,人人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做出伟大的贡献。成就决不是某些人的专利,人人都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二)论青年与老年(12分)
(英)培根
①一个年岁甚轻的人 可以是富于经验的人, 他不曾虚度生活的话; 这毕竟是罕有的事。
②一般说来,青年人富于直觉,而老年人则长于深思。这两者在深刻和正确性上是有显著差别的。
③青年的特点是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和发明力。然而,热情炽烈而情绪太敏感的人,往往要在中年以后方能成事,凯撒和塞普提摩斯就是例证。曾有人评论后者说:他曾度过一个荒谬的——甚至是疯狂的青春,然而他毕竟成为罗马皇帝中极能干的一位。具有沉稳性格的人则在青春时代就可成大器,奥古斯都大帝等即是如此。另一方面,对于老人来说,富于热情和活力也是难能可贵的。
④青年长于创造而短于思考,长于猛干而短于讨论,长于革新而短于持重。老年人的经验,引导他们熟悉旧事物,却蒙蔽他们无视新情况。青年人易有所发现,但行事轻率却可能毁坏大局。
⑤青年的性格如同一匹不羁的野马,藐视既往,目空一切,好走极端。勇于革新而不去估量实际的条件和可能性,结果常因浮躁而改革不成却招致更大的祸患。老年人正相反。他们常常满足于困守已成之局,思考多于行动,议论多于果断。为了事后不后悔,宁愿事前不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