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准对练:古诗语言艺术、抒情方式、表达技巧专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12/31 16:55:4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4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80字。

  精准对练六 古诗语言艺术、抒情方式、表达技巧专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岳阳楼望君山①
  [明]杨基
  洞庭无烟晚风定,春水平铺如练净。
  君山一点望中青,湘女梳头对明镜。
  镜里芙蓉夜不收,水光山色两悠悠。
  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万古愁。
  【注】①君山:又名湘山,实则是屹立于洞庭湖口的小岛。相传舜的妃子湘君(即湘妃、湘女)游此,故名。
  题目:本诗运用了比喻修辞和奇特的想象,试对这两种表达技巧各举两例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表达技巧。结合题干提示“比喻、想象”,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将暮色中的洞庭湖水比喻为白练和明镜,将君山比喻成芙蓉,将君山倒映在水中的景象,想象成湘妃对镜梳头,想象顺流而下的春江水。最后,点明情感效果。
  答案:(1)比喻。①将暮色中的洞庭湖水比喻为白练和“明镜”,体现了湖水的平静、明净。②将君山比喻成芙蓉,突出了君山的美丽。
  (2)奇特的想象。①将君山倒映在水中的景象,想象成湘妃对镜梳头,突出了君山的动人可爱。②想象顺流而下的春江水,能够把巴陵之地的万古愁荡涤一清,突出了洞庭水的清亮和荡涤心灵的效果。
  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王昭君
  [唐]白居易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王昭君
  [清]刘献庭
  六奇已出陈平计①,五饵曾闻贾谊言②。
  敢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蕃。
  【注】①有记载说,汉高祖时,陈平曾献美女解白登之围。②汉文帝时,贾谊曾建议用包括美人在内的五种诱饵来迷惑、控制匈奴单于。
  题目: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意为在叙事之外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考的诗歌才是好诗歌。请分析这两首诗是如何“出己意”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抒发情感的方式。首先,需要理解诗中的叙事,借所叙之事抒发的情感。如白诗借咏昭君表达了对“流放者”遭遇的感伤和盼归的心态;刘诗借昭君之口陈述了汉一直在用和亲政策求得平安这件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