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3张。含教案1份,约1900字。
南辕北辙
李军
三维目标:
1. 了解成语与寓言的联系。
2. 理解寓言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寓意。
3. 联系生活,获得教益。
4. 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明确“方、亡、居、吊、将、奉”的意思和由“奚、何遽、知否”构成的相关疑问句。
5. 背诵课文。
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能利用工具书,结合书下注释,明确重点字词的意思,疏通文意。
2. 筛选整合,概括三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古为今用,品味寓言的现实意义。
教学步骤:
(一)文体简介:
寓言是一种文学样式,往往以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它篇幅短小,故事也不复杂,但内涵丰富深刻,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常用比喻、拟人和夸张等手法,借古喻今,借远喻近,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巧妙地表达对人生的认识和感受,蕴含着对于人性的精辟分析及隽永的人生哲理。
我国古代的寓言,起源于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远古时代就在各民族之间流传。战国时代,由于士阶层的兴起,他们或者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或奔走于各国,游说诸侯,都必须致力于言谈的技巧,使之具有说服力,因此,在他们的著作或言谈中就出现了许多精彩的寓言故事。如《狐假虎威》《南辕北辙》《愚公移山》等。现在流传的古代寓言,有的是把民间寓言记载下来的,有的是根据民间传说加工而成的。经过记载或加工,扩大了流传范围,增强了文学色彩,甚至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主要特点是情节、结构简单,往往是一两百字一则,甚至几十字一则,但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思想深刻。
(二)自读课文,运用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髀bì 何遽jù 跛bǒ 稷jì 戮lù 塞sài
北面:面向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