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册现代文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800字。
一、基础知识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bá( )涉 沉nì( ) 慰jiè( )
麻 bì( ) qiāng( )害
jǐ( )予 符lù ( )
zhòu( )语 狭ài ( )
2. 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僵死 书藉 痴迷 望洋兴叹
B. 停歇 时髦 消磨 生气篷勃
C. 鲜活 消遣 斑澜 不计其数
D. 领略 丰盈 魅力 无足轻重
3. 选出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
(1)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 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2)他们认为人生太 、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
(3)对于每一位真正的阅读者来说,这无尽的书籍世界都会是不同的样子,每一个人还将在其中寻觅并且 到他自己。
A. 熟悉 短促 体验 B. 熟悉 仓促 体会
C. 熟习 仓促 体验 D. 熟习 短促 体会
4. 文学常识填空。
赫尔曼·黑塞(1877—1962)诗人、小说家。生于德国,后入籍 。代表作有《在轮下》、 、《纳尔齐斯与哥尔德蒙》、《玻璃球游戏》等。1946年获 文学奖。
5、作者认为真正的修养“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对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6、黑塞说:“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在这句话中“自己的价值”指的是 。“杰作的真正价值”指的是 。
7、合作与探究。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即使书中没有黄金屋、颜如玉,书籍仍旧是精神追求者的宠儿,因为读书不仅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心情的愉悦,它如同春日扁舟里的放歌, , ,隆冬炉火旁的倾谈,它是心绪的慰藉, ,是生命的落脚处。
二、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2题。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尽管那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乏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8. 第一段文字的中心是 ( )
A. 世界文学是向每一位有志者敞开的。
B. 获得教养不一定要读很多书。
C. 获得教养必须要以个性和人格作为前提
D.读书要仔细咀嚼,不要囫囵吞枣。
9. 作者倡导怎样一种读书观?试分条概括。
10. 作者认为,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和人格作为前提,“个性和人格”具体指什么?为什么通过读书获得教养要和“个性”、“人格”联系在一起?
11. “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请问,怎样理解这段话的意义?
12. 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认为读书必须读名著 (经典),而不应只读报纸和流行文学?(联系全文回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书
拿起一本书来,先不必研究它的内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经很够我们赏鉴的了。
那眼睛看来最舒服的黄色毛边纸,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它所以能幸免而来与我们相见的这段历史的本身,就已经是一本书,值得我们思索、感叹,更不需提起它的内含的真或美了。
还有那一个个正方的形状,美丽的单字,每个字的构成,都是一首诗;每个字的沿革,都是一部历史。飙是三条狗的风:在秋高草枯的旷野上,天上是一片青,地上是一片赭,猎犬风一般快的驰过,嗅着受伤之兽在草中滴下的血腥,顺了方向追去,听到枯草飒索的响,有如秋风卷过去一般。昏是婚的古字:在太阳下了山,对面不见人的时候,有一群人骑着马,擎着红光闪闪的火把,悄悄向一个人家走近。等着到了竹篱柴门之旁的时候,在狗吠声中,趁着门还未闭,一声喊齐拥而入,让新郎从打麦场上挟起惊呼的新娘打马而回。同来的人则抵挡着新娘的父兄,作个不打不成交的亲家。
如果在你面前的是一本旧书,则开章第一篇你便将看见许多朱色的印章,有的是雅号,有的是姓名。在这些姓名别号之中,你说不定可以发现古代的收藏家或是名倾一世的文人,那时候你便可以让幻想驰骋于这朱红的方场之中,构成许多缥缈的空中楼阁来。还有那些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