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49张,教案、课件详实,图片切合课文意境,含有朗诵资料。
《诗词三首》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进一步了解巩固诗词常识,了解作者生平、代表作、文学地位及其诗词风格。把握艺术形象,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先了解作家生平、写作背景,反复诵读查找注解理解全诗,师生共同探讨诗词意境和艺术特色。
重点:理解词的内容,把握艺术形象,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课时:3课时
虞美人
一、作者作品简介
李煜(937-978):字重光,五代南唐后主,词人。世称“李后主”。工于书画诗文。在位时纵情声色,朝夕酣宴。为宋灭后,先后被封为违命侯、陇西郡公,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囚徒生活。后为宋太宗“赐酒”毒死。
其词在后期大都抒发亡国之痛和伤今忆昔之情,善用白描的手法,抒情率真自然,语言明净优美、凄婉动人。王国维《人间词话》云:“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李煜是我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以词人兼帝王身份的独特人物。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特殊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柔弱天真的性格,因此,当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大兵压境,社稷岌岌可危之时,他仍委曲求全,纵情声色,以致家破国亡,寄人篱下。虽然如此,其对人丝毫不知防范的赤子性情至死不改,最终招祸杀身。
李煜可谓官场外行,词坛里手。他算不上一个好皇帝,却是一个好词人。特别是他在被掳汴梁之后,那些回首故国,缅怀往事,充满真情至性的清词丽句,历千载而盛誉不衰。
二、听朗诵
三、鉴赏分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往事知多少”的“往事”指什么呢?
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是对他的一种讽刺,想起曾经的美好往事更让他伤感,所以,“问”在情理之中。
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更是对欢乐、自由的向往,对尊严的期盼,对生存安全感的需要。精神的需要已经超过了物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