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全一册教案1
- 资源简介:
约99860字。
1 消息二则
知识与能力
了解消息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消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阅读课文,把握消息的特点、结构。
2.能根据消息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重点
1.掌握消息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消息的能力。
2.品味两则消息的话语,体会消息的特点。
难点
理清两则消息的思想,体会两则消息的内在意蕴,尝试消息的写作。
1.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2.合作探究、比较法。
1.毛泽东画像。
2.解放军横渡长江的照片。
2课时
导入:
毛泽东曾写过这样一首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诗中的“百万雄师过大江”,就是著名的渡江战役。今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亲自撰写的这两则报道渡江战役的消息。
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年),湖南湘潭人。字润之,笔名子任。是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材料:
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1947年秋天,中国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
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我方提出8条21款,限蒋介石在20日前表态。20日南京国民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巩固所学消息的知识,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消息的能力。
2.学习理清消息层次,品味消息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在阅读中培养快速阅读能力。
2.运用所学的消息知识阅读消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获得诺贝尔奖的荣耀,培养热爱科学、勇攀高峰的精神。
重点
分析消息的结构,理解其内容,提高阅读消息的能力。
难点
品味消息准确精练的语言,学习写作消息。
快速阅读法、合作探究法
诺贝尔图片、欧元图片、报纸。
1课时
导入:
消息要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消息的要素、消息的结构、消息的特点。今天,我们根据已掌握的消息知识,学习一则外国消息。
材料:
诺贝尔: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12月10日逝世。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1895年,诺贝尔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5种奖金(1969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学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为了纪念诺贝尔做出的贡献,人造元素锘以诺贝尔命名。
中国籍诺贝尔奖获得者:①莫言,男,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他的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
②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2015年12月5日,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报道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
5 藤野先生
知识与能力
学会按要求筛选文本信息,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过程与方法
1.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2.明确文章双线索写法的作用,学习融情于叙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以及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与民族自尊心。
重点
1.明确文章的双线索,对文章的主题进行多元化探究。
2.归纳文章的语言风格,从语言中揣摩作者对人物的感情。
难点
1.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2.联系教材,领会作者弃医从文的情感因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快速阅读法、质疑探究法、归纳法。
藤野先生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2课时
恩师是让人永远怀念的。特别是当你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常遭侮辱的时候,却有一位老师给你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那是永不坠落的寒夜星辰,永远在人生的征途中温暖地闪亮。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初那个特殊年代里感人至深又发人深省的往事。
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等。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1926年10月12日写于厦门大学。它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