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测试卷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3/23 12:55:41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8小题,约4350字。
七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题
湖北省鄂州市一中 杨芳
姓名          
一、选择题 (10分)
1.《黄河颂》这首诗中“望黄河滚滚”的“望”的内容很丰富。选择不属于“望”的内容的一项
(      ) 
A.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B.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D.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括号里,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                              (     )
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    )我走到哪里,(    )我睡得很沉,(    )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    )会忽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A.不管  还是   或者  就
B.不管  即使   或者  都
C.不论  或者   还是  都
D.无论  即使   还是  也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词作者是光未然,曲作者是洗星海。《黄河颂》选自《黄河大合唱》的第二部《黄河颂》。
B.《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德国著名作家都德。
C.《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乐府民歌。
D.《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的作者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者李大钊。
4.下列诗歌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     )
A,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B.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D.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5.为了使语言连贯,下面横线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语句是                        (     )
能发问、勤发问的人,                   ,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A. 自然会头脑日益丰富     B.头脑会自然日益丰富
C. 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     D.自然头脑会日益丰富

二、填空题(14分)
6.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斑lán         郝sǒu        háo鸣         胡jì      
炽痛           污秽         亘古           惩罚      
7.古诗文填空(4分)
①万里赴戎机,                      。
②雄兔脚扑朔,                      。
③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④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8.写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4分)
(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
(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