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20字。
七年级下期语文第二单元试卷
拟题:李岍山 lqs301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48分)
1.给带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字。16分
(1)狂澜( ) 澎湃( ) 踱步( ) 炽痛( ) 郝叟( ) 逼狭( ) 嗥鸣( )默契( )
(2)怪dàn( ) gèn古( ) 污huì( ) zǎi割( ) qǐdǎo( )àohuǐ( )
2.默写(8分)
(1)峨嵋山月半轮秋, 。 ,思君不见下渝州。
(2)谁家玉笛暗飞声, 。此夜曲中闻折柳, 。
(3)开轩面场圃, 。
(4)《次北固山下》中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5)子曰:“ , 可以为师矣。”
3.用横线画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句后括号里。(4分)
(1)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坚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
(2)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景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乐趣。( )
(3)但这种状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感觉不到的。( )
(4)黄河以他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州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
4.为了使语言连贯,下面横线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语句是( )(2分)
能发问、勤发问的人, ,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A.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 B.头脑会自然日益丰富
C.自然会头脑日益丰富 D.自然头脑会日益丰富
5.修改下列病句。(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改动)(4分)
(1)引发这次交通事故的原因是由于其中一辆奥的车违章超车引起的。
(2)先滩承露谷的夏天,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6.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2分)
成熟的麦穗低垂者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 ;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
7.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2分)
目前,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万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许多外国人为留学、就业、投资、贸易等,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英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拨款100万英镑普及中文学习;美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韩国不少企业都开设中文学习班。
8.请写出两句描写黄河的古诗词。(4分)
(1)
(2)
9.根据课文填空。(6分)
(1)《最后一课》的作者是 (国籍)的 (人名)。他在本国文坛上享有“著名小说家”的声誉。
(2)《木兰诗》选自 朝代 (人名)编写的一部书《 》, 这是一首
时期北方的乐府民歌。
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