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课时,约3480个字。
第2课 一面
本课题教时数2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关心他人,助人为乐。
2.理解本文抓住外貌特征写人的方法;体会文中的饱含感情的语言;了解本文的时间顺序。
3.研习第一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抓住外貌特征写人的方法
2.了解本文的时间顺序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读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阶段
1.词语
困窘 摩挲 颓唐 打眼 恣情 不能自已
踱步 地窖 赫然 镶嵌 捻断 抖擞 陡然
2.解释
踱步:慢步行走。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
殷勤:热情而周到。
优遇:优待。
莽撞:鲁莽冒失。
窘:难为情,尴尬。
摩挲:用手抚摸。
颓唐:精神萎靡。
打眼:显眼,惹人注意。
抖擞:振作。
揩油:比喻占公家或别人的便宜。
陡然:突然。
恣情:放纵感情。
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3.形似字
圆 辨 版 陡 镀 婉
园 辫 板 徒 踱 腕
辩 徙
4.多音字
钻 和 曾 恶
二.导入
1.导语
匆匆之间,记忆长河掠过多少陌生面孔;匆匆之间,茫茫人海留下几多美好回忆。那一面,似流星划过天际;那一面,似甘泉滋润心间。时光把我们拉到1932 年的秋天,让我们一同去感受一下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对一名进步青年无私关怀的高尚品格,去领略一下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吧。
2.写作背景
鲁迅逝世的前四年,也就是1932年,他怀着“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的坚定信念,写下了一系列战斗的文章,痛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走狗对苏联无产阶级的污蔑诽谤,并亲自翻译、介绍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品。他曾说:“从俄国文学那里,看见了被压迫者善良的灵魂、辛酸和挣扎。”
在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下,鲁迅先生的处境十分危险,但他却说:“危险令人紧张,紧张令人觉得自己的生命力。”他认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因此特别关心进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