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小题,约9990字。
2006高考语文模拟测试
江苏省响水中学 王达群 224600 0515-6692753
说明:
1. 本试卷11页,包括7道大题25道小题,共150分。其中前3道大题(14个小题)为选择题。
2.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卷(3分×14=42分)
一、(3分×6=18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邻居 可怜 拎起 领导 瘦骨伶仃
B.碣石 偈子 阻遏 揭示 竭尽全力
C.恪守 风格 炮烙 楼阁 络绎不绝
D.大娘 锒铛 粮食 酝酿 狼狈为奸
2. 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春秋时代的车战,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有时彼此都以竟技的方式看待,布阵有一定的程序,交战也有公认的原则:也就是仍离不开“礼”的约束。
B.在一些触景生情的场合,往事厉厉,那风雨不蚀的记忆,实在是人性一种根深蒂固的表现,那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心理冲力,就像春天来了,种子破土发芽一样。
C.一朵水莲花在凉风中表现着婀娜的骄羞,诗人借此形容这位日本女郎的温柔缱绻。
D.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部《庄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人类的怜悯!庄子似因无情而坚强,实则因最多情而最脆弱!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
B.孟子有时候被人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争时代的动乱,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易辙是不能济事的。
C.未庄老例,看见略有些醒目的人物,是与其慢也宁敬的,现在虽然明知道是阿Q,但因为和破夹袄的阿Q有些两样了,古人云,“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待”,所以堂倌,掌柜,酒客,路人,便自然显出一种疑而且敬的形态来。
D.的确,爱因斯坦的一生之所以能朝气蓬勃,光风霁月,都是因为他总是在做一件件合理的事情。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既要极丰富地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炼,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
B.“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老人中,也有不乏充满希望的人。这是一些真正的人,永不衰老的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贝多芬就是在满脑子的创作计划中溘然长逝的。(他说他准备再写出几部大作品,然后就像一个老小孩那样同尘世告别。)
C.在封建制度上升时期,《诗经》、乐府、神话传说是政府为了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小说”本是“稗官”从民间搜集来,供施政参考的。
D.他好像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赖,谁更无理,谁更无情,谁更无聊,谁更无所顾忌,谁更无所关爱,谁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从而谁更能破罐子破摔,谁更无正义、无逻辑、无方向、无心肝——只是,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你们走吧!我也是这样选择的。这则记在《秋水》篇中的故事,不知会让多少人暗自惭愧汗颜。
B.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逐渐腐化,而且缺乏变化。
C.在个别学校,由于思想工作抓得不够,所以在一部分学生中接受了外界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胸无大志,整天只讲吃穿打扮。
D.欣赏诗歌,由于它极精练,我们不仅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的丰富的含义,而且要努力去寻求它的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意味。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被尊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主要的作品有:《地洞》《城堡》《审判》。 《变形记》通过小职员格里高尔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 ,也是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小人物的杰出著作 。
B.《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镌》,署名巴人。它和《狂人日记》一样,重点塑造了一些刚刚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
C.孟子与孔子都生活在战国中期,二人都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但《论语》是语录体,而《孟子》是对话体,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出自《论语》。
D.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其中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干宝的《搜神记》,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二、阅读下文,完成7—10题(4分×4=12分)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物质世界更深层次的认识,医用生物材料作为材料大家族中与人们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一个分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人们现在可以制造出各种生物医学材料来修复和替代人体器官,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延长人们的生存空间。
介入医学是一门融医学影像学和临床治疗学为一体的新兴边缘科学,涉及人体消化、呼吸、心血管、神经、泌尿、骨骼等多个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和发展对介入医学的普及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