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终学业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6题,约15870字。
青浦区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终学业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积累与运用
1.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_________,__________,惑矣!_________(填作者名]《师说》)
(3)《石钟山记》体现作者核心观点的原句是“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 (1). 蚓无爪牙之利 (2). 于其身也 (3). 则耻师焉 (4). 韩愈 (5). 事不目见耳闻 (6). 而臆断其有无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于”“臆”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2.按要求选择。
(1)下列句子中与“学习”无关的一句是
A.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C.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一位歌唱家看到学生在舞台上极其出色表现发出由衷赞叹。下列最适合他此时引用的诗句是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C.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D.桐花万里丹山路,雏风清于老风声。
【答案】⑴ B ⑵ D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名言语句内容理解与分析。题干要求“与‘学习’无关”的,B项,任凭小船到它所要去的地方,越过浩荡渺远的江面。用豪迈而对仗的语句描写出了人在浩渺宇宙间茫然不知所之的感受。与“学习”无关。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需要理解诗句内容,联系情境内容分析。一位歌唱家看到学生在舞台上极其出色表现发出由衷赞叹,D项,“桐花”,泛指后起之秀将更有作为,不可限量。“丹山”,现常用后句,泛指后起之秀将更有作为,不可限量。“雏凤清于老凤声”,此戏谑韩瞻,并赞其子韩偓的诗才。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意思。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拿来主义
鲁迅
①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