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10/14 22:39:2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7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有17道题,约7280个字。

  期末综合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一) (二) (三) 三 总分
  得分
  一、读•书(12分)

  1.对联是汉语独有的文学形式,书法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二者结合更有无穷魅力。请赏读这副对联,并将上联用楷体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

  2.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曹操)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
  (4)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李白)
  (5)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其一)》刘禹锡)
  (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
  (7)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
  (8)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9)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诸葛亮)
  (10)与“枯藤老树昏鸦”句法结构和情绪渲染一致的句子是: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二、读•思(48分)
  (一)

  3.观察“汉字字体演变图”,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汉字演变有三个阶段: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从小篆变为隶书、从隶书变为楷书。
  B.从“车”“马”等字看,小篆及之前的汉字与图形相关,象形性强,笔画繁复;之后象形程度减弱,字形逐步简化。
  C.小篆的圆转笔势到隶书一般变为方折及横、撇、捺等笔画,小篆变为隶书,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
  D.行书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书写流畅,点画连字,用笔灵活,连绵不断。
  解析: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行书点画的写法,用笔需遵循的准则,与楷书书写是一致的。只是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4.读语段,找出表述误的一项( C )(2分)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像一个崭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
  A.“惘”读“wǎng”,第五画是横折钩;“憧憬”读“chōng jǐng”,是“向往”的意思;“吮”读“shǔn”,第七画是竖弯钩。
  B.“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这句话可以缩写成“读书让人欣喜,着迷。”
  C.文段中的“唤醒”“迷惘”“憧憬”“吮吸”“陶醉”都是动词。
  D.文中的加点的词语“读书”的语境义是一样的,都是“阅读书籍(文字)”的意思。
  解析:“迷惘”是形容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