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形象鉴赏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6500字。
《古代诗歌形象鉴赏》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古代诗歌形象鉴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语文高考古诗词鉴赏所涉及的形象类题目。
2.培养学生正确感受、分析古诗词中各种形象的能力,能准确归纳、概括古代诗歌形象的特点,并运用相关知识正确解答形象类诗歌鉴赏题。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复习中学时学过的写人叙事古诗词,并能运用“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2.采取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的技巧,通过诗歌形象示例分析,结合一定的训练过程,以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较高的文学素养与阅读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能力。
2.使学生能够触摸古代著名诗人的思想脉搏、探究我国他们的人生轨迹。
3.培养学生评价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养成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感 受、理解、分析高考试题中古代诗词鉴赏题目所涉及的形象类别及意义。
2、培养学生较高的文学素养、评价古诗词形象的能力和积极健康的审美观,能够正确解答形象类诗歌鉴赏题。
【教学资源】
教师准备相应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描述】
一.考纲和学情分析
文学作品离不开形象塑造,诗歌也是这样。高考《考试说明》有关诗歌鉴赏的第一条要求就是鉴赏古诗歌中的形象。古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 是指诗中所描绘的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景或物。
准确把握诗歌形象是正确解读诗歌的关键,也是中学生古诗歌鉴赏能力高低的体现。因而,鉴赏古诗歌中的形象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着眼点,也是高考试题中的常规题型。高考中的古诗歌形象鉴赏题主要是考查景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分析以及诗歌所描绘的景象画面分析等。在考试中,考生常常因对诗歌中的形象把握不准或术语使用不当而造成失分。
二、失分点专攻一:对人物形象把握不准,概括笼统欠准确
(一)考场得失领悟 好
[典例1] (20148226;山东高考)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