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备课素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二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30 1:10: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促     织 <br>
学习重点:<br>
    1、了解蒲松龄及《聊斋》。阅读其他文言短篇小说。<br>
    2、鉴赏小说风格独具的艺术魅力,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细腻的心理描写。深入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 <br>
    3、归纳文言现象,把握文言词句的学习规律。    <br>
教学设想 <br>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高二学生的实际,本篇的教学重点可放在对作品的情节发展,思想内涵及人物心理刻画的分析品评上。 <br>
一.生字:<br>
 胥(xū)  掭(tiàn)  讷(nè)  翕(xī)  藁(gǎo)  俾(bǐ)  龁(hé) <br>
二.词语:<br>
 迂讷:拘谨而又不善于说话。<br>
 俨然:①形容特别像。如:“蹲石鳞鳞,俨然类画。”  ②形容整齐。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③形容庄重严肃。如:“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祝福》)<br>
 觇视:窥视,偷看。<br>
 惭怍:惭愧。<br>
 恩荫:①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  ②得到恩惠,受到荫蔽。本文即此义。<br>
三.蒲松龄及《聊斋志异》:<br>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br>
    自幼聪慧好学,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补博士弟子员。但后来却屡应省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几近40年,直至71岁时方撤帐归家。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病逝。<br>
     他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然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使他加深了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毕一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关于蒲松龄作《聊斋志异》,古书有载:“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大磁罂,中贮苦茗,具淡巴菰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故笔法超绝。”《聊斋志异》全书十二卷,四百八十八篇, 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通过花妖鬼怪故事,人神鬼相杂、幽明相间的艺术画面,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罪恶,讽刺科举制的腐朽和弊端,歌颂男女青年的纯真爱情,批判了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作品继承和发扬了六朝志怪小说和唐传奇小说的艺术传统和表现手法,既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又给人以现实主义的真实感。构思奇特,情节幻异曲折,跌宕多变,刻画细腻,文笔洗练,叙次井然。其思想和艺术成就,标志着我国文言短篇小说创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高地位。<br>
   《聊斋志异》书成后,蒲松龄因家贫无力印行,直至1766年(清乾隆三十一年)方刊刻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