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8年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硏高二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8题,约19200字。
苏州市2018年阳光指标调硏卷高二语文Ⅰ
2018.6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在下列各句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中国艺术中的“隐”,是为了“现”,为了让自己不便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心迹在自然造化之间 无余,这个“隐”需要艺术家自加磨砺。
②经典中蕴含的深刻哲思、美妙文辞,带给人更多的是多元的文化熏陶,使我们在 中,气质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
③语言是成人的童话,许多优秀的作家,虽然年纪很大了,但他们的作品语言丝毫感受不到耄耋之年的 ,反而多了一些活泼与生动。
A. 坦白 耳濡目染 老气横秋
B. 坦露 潜移默化 老气横秋
C. 坦白 潜移默化 老态龙钟
D. 坦露 耳需目染 老态龙钟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和成语的正确运用。坦白:指如实地说出(自己的错误或罪行)。坦露:指坦率地表露出来,常常指人的情感和心意。结合语境内容分析,用“坦露”合适。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品性或习惯受到影响、感染而无形中发生变化。结合“使我们在”分析,用“潜移默化”。老气模秋: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弱,行动不灵便的样子。前者侧重指人的精神状态,后者侧重指人的体态。结合“他们的作品语言丝毫感受不到耄耋之年的”分析,用“老气横秋”合适。综合B项正确。
2.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前《自京赴奉先县怀五百字》)
B. 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白居易《对酒吟》)
C.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D.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秋歌》)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修辞手法辨析。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A项,“朱门”代指富豪之门,他们常把大门油漆成红色,以显示宅府的华贵;B项,“红袖”代指美女;C项,“桑麻”代指农事。
3.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 在师父70寿宴上,师兄动情地说道:“自小喜画,蒙恩师不弃,收为入室弟子,受益一生。”
B. 这个文学追梦青年打开编辑的信件,“大作将载于下期杂志,敬祈惠允”几个字让他兴奋不已。
C. 值此母校建校一百周年之际,我亲聆诸位オ子学人、前辈先贤的高论,心中莫名地感动。
D. 都说贵人多忘事,我只好冒睐提醒足下,您借走《卡拉马佐夫兄弟》已有数月,望能璧还于我。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能力。A项,“入室弟子”,指能得师传,学问或技艺造诣精深者,实为对别人的赞誉之词。C项,“先贤”,指过世的人。D项,“璧还”,敬辞,原璧退还,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
点睛: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
4. 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 爱护孩子,但也要让他接受风雨的历练。
B. 教育孩子,家长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时机。
C. 爱护孩子,更要以正确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