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ppt225
- 资源简介:
共16张。有教学设计,约4090个字。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luqishun
一、引入新课
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之侧。她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使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这就是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的一轴精品——《记承天寺夜游》。
二、初读感知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生自由朗读。)
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朗读一遍课文?(生读。)
文中有一个生字“荇”,还有一个多音字“柏”,他都念准了,非常不错!来,我们一起朗读课文!(生齐读。)
三、再读明意
同学们,要把课文读得更顺畅,更明白,我们还得掌握一些字词的含义。请大家认真看大屏幕,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准确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课件展示。)
(1)欣然()起行
《春》: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郑人买履》: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3)盖()竹柏影也
《幼时记趣》:盖一癞蛤蟆。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木兰诗》: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狼》:止增笑耳。
(5)水中藻荇交横()
提示:用加字的办法解释,如“必细(仔细)察(观察)其纹理”。(师组织学生抢答。)
文言字词学习,重在积累。
三、品读悟情
苏轼、张怀民夜游承天寺,见到了哪些景物?
(如有水中的藻和荇。请说说“盖竹柏影也”的意思。什么原来是竹柏的影子?)
预设:月光和竹柏的影子。
同学们,竹叶和柏枝为什么会投影到地上,形成如此奇妙的景象?
预设:月光的照射。
(师板书:月。)
同学们,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走进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那个夜晚,细看苏东坡、张怀民夜游承天寺!
(一)寻友赏月。(课件展示。)
寻友赏月(板书)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生齐读。)
这一段话写苏轼寻友赏月,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板书:记叙)老师认为读好四个词就能准确把握苏轼当时的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