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题(21份)
- 资源简介: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一单元 入门四问+Word版含解析.doc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八单元经典原文8《天工开物》两则+Word版含解析.doc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八单元相关读物麻叶洞天+Word版含解析.doc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二单元经典原文1《论语》十则+Word版含解析.doc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二单元经典原文2《老子》五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二单元相关读物+Word版含解析.doc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九单元经典原文9《日知录》三则+Word版含解析.doc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九单元相关读物浙东学术+Word版含解析.doc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六单元经典原文6求谏+Word版含解析.doc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六单元相关读物原君(节选)+Word版含解析.doc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七单元经典原文7《朱子语类》三则+Word版含解析.doc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七单元相关读物童心说+Word版含解析 (1).doc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七单元相关读物童心说+Word版含解析.doc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三单元经典原文3晋灵公不君+Word版含解析.doc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三单元相关读物直书+Word版含解析.doc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十单元经典原文10《人间词话》十则+Word版含解析.doc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十单元相关读物红楼梦评论(节选)+Word版含解析.doc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四单元经典原文4《大学》节选+Word版含解析.doc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四单元相关读物《中庸》节选+Word版含解析.doc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五单元经典原文5《坛经》两则+Word版含解析.doc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五单元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Word版含解析.doc
第一单元 入门四问
一、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典籍
按照隋唐以来定型并逐渐流行开来的四部分类法,中国古代的典籍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
(一)经部
经部主要是儒家的经典。
四书五经:
由《诗》《书》《礼》《易》和《春秋》组成“五经”,其后,又增至“七经”“九经”“十二经”。到宋朝时有了“十三经”的说法,它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又有人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抽出来,与《论语》《孟子》相配研读,并为之作了详尽的注释和阐发,称为“四书”。
(二)史部
二十四史:
所谓“二十四史”,指的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等,后来,加上《清史稿》,又有“二十五史”的说法。这些史书沿用了《史记》开创的纪传体例,因为大多是由朝廷主持修纂或得到朝廷的认可,因而又被视为“正史”。
除了正史之外,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其他史书以及大量的“野史笔记”,同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三)子部
除了儒家的经典以外,《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著作,都属于子部。魏晋以后,子部的范围不断扩大,在《四库全书》中收录的子部书有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可以说经、史之外的专门著作,几乎都包括在其中了。
(四)集部
在古代文化典籍中,最大的类别应该是集部,它包括各种汇集历代作家不同体裁作品的书籍,以诗文创作为主,但也不全属于文学作品。
虽然四部分类法的涵盖面很广,但并不能包括中国文化的全部典籍,例如本书所选的《天工开物》是一部综合工农业各种科技成就的著作,很难纳入子部的哪一个门类中。
二、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
产生与传播特点
(一)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变革时代。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大批人才脱颖而出,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最重要的有儒、墨、名、法、阴阳、道德、农、纵横、杂、小说等学派,《论语》《老子》《孟子》《庄子》等则是他们的代表作品。
(二)先秦时期的历史典籍
在先秦大变动的社会条件下,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历史著作,如《尚书》《春秋》《左传》等,它们奠定了中国史学的基本
……
第八单元 科学之光
经典原文8 《天工开物》两则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曾经在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中国在古代文学、物理学、化学、地学、医药学等方面的杰出成就曾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举世闻名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更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让我们走进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技术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来探究一番吧!
美字体 天 工 神 工 不 朽 是 人 工 , 开 物 造 物 传 世 乃 人 物 。
赏美文
宋应星断想
我们先看一下宋应星的简历。
宋应星,万历四十三年他28岁,考中举人。但以后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五次跋涉,见闻大增,他说:“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闻。”他在田间、作坊调查到许多生产知识。他鄙弃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纨绔子弟”与“经士之家”。在担任江西分宜县教谕年间写成了《天工开物》。稍后,他又出任福建汀州推官、亳州知府,大约在清顺治年间去世。宋应星一生讲求实学,反对士大夫轻视生产的态度。他对劳动人民怀有深刻的同情,对官府压榨人民深为不满。他除著《天工开物》外,还有《卮言十种》《画音归正》《杂色文》《原耗》等著作,多已失传。目前,宋应星的《天工开
……
第二单元 儒道互补
经典原文1 《论语》十则
“天行刚健,地道宽弘。品物流形,化育功隆。人禀五常,灵秀所钟。法天之德,效地之用……华夏文明,赖以发皇。驯致大同,协和万邦。与时俱进,弥足珍贵。”这是2012年孔子诞辰2 563周年上的祭文。极富文采的话语道出了对先哲的景仰,也昭示着对儒学大师的追思。
美字体 半 部 论 语 治 天 下 , 微 言 大 义 修 吾 身 。
赏美文
孔子和《论语》的历史地位
孔子是中国古代非常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立者,被后世封为“素王”(北齐)、“至圣先师”(明)、“万世师表”(清)。毛泽东同志称“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
孔子在历史上主要有三大贡献:一是创立了以道为根本,以仁为核心,以德(主要是仁、义、礼、智、信、孝、和与勇)为主体,以礼为规范的思想体系,其精华集中体现在《论语》中。《论语》是儒学的奠基经典,是国学瑰宝,智慧金山,贵和画卷,做人指南。二是首创私学,践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传统,并创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终生从教,弟子三千。对培养人才、传承文明,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三是系统整理古代文献,修《诗》《书》,定《礼》《乐》,序《易传》,作《春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文寓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