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高中语文必修一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学案
- 资源简介:
约4370+2740字。
专项检测
1.词
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所属词性。
(1)教育要面向未来。
(2)这件事教育了我。
(3)话说得很明白。
(4)一席话使她明白了很多道理。
(5)他在教室。
(6)他在教室看书。
(7)他在修自行车。
(8)小李只是哭,问她什么都不说。
(9)这件事,他和我谈过。
(10)这件事,他和我都知道。
(11)山,好大的山啊!
(12)啊!好大的一座山!
答案 (1)名词 (2)动词 (3)形容词 (4)动词 (5)动词 (6)介词 (7)副词 (8)副词 (9)介词 (10)连词 (11)助词 (12)叹词
2.短语
根据各种短语的结构类型特点,在后面的括号内填写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
(1)特赦罪犯( )
(2)老师和学生( )
(3)阳光灿烂( )
(4)野生动物( )
(5)共同奋斗( )
(6)伟大而质朴( )
(7)喜欢清静( )
(8)学得好( )
(9)高兴极了( )
(10)根据事实( )
(11)马上回来( )
(12)今天星期一( )
答案 (1)动宾短语 (2)并列短语 (3)主谓短语 (4)偏正短语 (5)偏正短语 (6)并列短语 (7)动宾短语 (8)补充短语 (9)补充短语 (10)介宾短语 (11)偏正短语 (12)主谓短语
3.句子
(1)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请用符号
……
专项检测
1.指出下列文言语句中的通假字。
(1)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
(2)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
(3)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4)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略无阙处(《三峡》)
(6)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7)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8)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9)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
(10)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答案 (1)“女”(rǔ),通“汝” (2)“见”(xiàn),通“现”
(3)“帖”(tiē),通“贴” (4)“曾”(zēng),通“增”
(5)“阙”(quē),通“缺” (6)“反”(fǎn),通“返”
(7)“被”(pī),通“披” (8)“属”(zhǔ),通“嘱”
(9)“適”(zhé),通“谪” (10)“辩”(biàn),通“辨”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七里之郭:
(2)人恒过:
(3)而待楚寇矣:
(4)万钟于我何加焉:
(5)肉食者鄙:
(6)河曲智叟亡以应:
答案 (1)外城 (2)犯过错 (3)入侵 (4)益处
(5)鄙陋,目光短浅 (6)通“无”
3.下列各句中“之”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闻之,欣然规往
A.忘路之远近 B.渔人甚异之
C.处处志之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答案 B
解析 B项与例句的“之”均作代词用,例句可译为“这件事”;B项可译为“这种景象”。A项,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补足音节,不译;D项,动词,往,到……去。
4.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1)是马也
古义: 今义:
(2)一食或尽粟一石
古义: 今义: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古义: 今义:
(4)故虽有名马
古义: 今义:
答案 (1)这,这样 判断词,是 (2)有时 或许
(3)一样 等待 (4)即使 虽然
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及用法。
(1)齐人三鼓: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3)其家甚智其子:
(4)吾义固不杀人:
(5)将军身被坚执锐:
(6)固以怪之矣:
(7)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
(8)南极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