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教案2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3/17 7:18:0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730字。
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
编号:B201003高二年级   语文学科   教学案
(2005年9月10日)      备课组长   陈桂娟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线索,理解鲁迅对“3.18”事件及烈士死难意义的评价,进而领会全文的思想内容。
2.研读课文,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二、难点、重点
1.重点: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线索,领会全文的思想内容。
2.难点:这篇课文,由于时代背景、写作意图和作家语言风格等原因,对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来说,阅读上难点较多,涉及到深层阅读问题,或者说,涉及到阅读教学中的精读问题。学习这篇课文,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精读习惯,在阅读中自觉地质疑解难,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注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激活学生的思维,要注意优化学生的思维流程。
三、教学设计
(一)  课型:讨论课。
(二)  课时:3课时。
(三)  教具:投影仪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回顾鲁迅及其创作;根据课文提示及注释,了解写作背景和“3.18”史实。
2.通读全文,找出课文第一、二节中的疑难句子。
3.词语:寥落  平素  相干  惨淡  桀骜  黯然  噩耗  菲薄  微茫  喋血  流言  尸骸  罗网  屠戮  绯红  干练  依稀  殒身不恤
二、导入新课
1.鲁迅主要作品: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小说《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社戏》等收入小说集《呐喊》;小说《祝福》等收入小说集《彷徨》。
2.写作背景
⑴“大沽口事件”
1926年初,中国正处在大革命高潮的前夕。在北方,军阀混战,内部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原属直系的冯玉祥受革命的影响,把他所率领的军队改为国民军。1926年3月12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国民军同奉系军阀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事件,炮击国民军,被国民军击退。
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并于3月16日,日本联络英、美、法、意、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等八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段祺瑞执政府提出国民军撤出大沽口国防设备的“最后通牒”。时称“大沽口事件”。
⑵人民的呼声
帝国主义蛮横无理的行径,引起了北京人民的愤慨。3月18日北京各界5000余认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集会,由中共北方区党委书记李大钊任主席,通过驱逐署名“最后通牒”的各国驻华公使,督促国民军为驱逐侵华帝国主义而战,组织北京市反帝大同盟等决议。会后举行游行示威,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段祺瑞执政府”等口号。
⑶“3.18”惨案
当队伍来到国务院东辕门时,执政府一带戒备森严,如临大敌。队伍正准备去吉兆胡同见段祺瑞,执政府北边大门涌出大刀队数百人,朝群众任意砍杀。接着埋伏在各处的卫队在警笛的指挥下,向群众射击约半个小时,发射了一千多枚子弹。同时,卫队士兵还把守住府外东西栅们,看见逃奔的群众,就用刺刀刺,铁棒打。共打死50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