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题(4份)
- 资源简介: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题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习题新人教版20180822412.doc 114.00 KB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驿路梨花习题新人教版20180822411.doc 124.50 KB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习题新人教版20180822410.doc 97.50 KB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短文两篇习题新人教版2018082249.doc 110.50 KB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 )
A.妥帖(tiè) 公寓(yù) 商酌(zhuó)
B.累赘(zhuì) 拖沓(tà) 颠沛(fèi)
C.修润(rùn) 丁卯(mǎo) 打拱(gǒng)
D.删去(shǎn) 譬如(pì) 朦胧(lónɡ)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 )
A.学而不厌(满足) 诲人不倦(厌烦)
B.不耻下问(耻辱) 以身作则(准则,榜样)
C.鞠躬尽瘁(劳累) 一以贯之(贯串)
D.颠沛流离(离散、流落) 南腔北调(语调)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B )
A.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诲人不倦的治学态度使我们深受感动。
B.课堂上我们要敢于向老师提问,这种不耻下问的良好学习习惯正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
C.在抗战时期,不知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颠沛流离。
D.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艰苦奋斗,以身作则。
4.作者在本文中提到叶圣陶提倡“写话”的意思是 (A )
A.作文要用语简洁自然。
B.要按照口语原则进行写作。
C.追求白话文的通俗,反对文言文的生涩。
D.作文如同说话一样准确真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
14 驿路梨花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
A.陡峭(dǒu) 扛着(ɡànɡ) 悠闲(yōu)
B.暮色(mù) 驿路(yì) 恍惚(huǎng)
C.露宿(xiù) 黑炭(tàn) 撵走(niǎn)
D.瑶族(yáo) 竹篾(miè) 修葺(ròng)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D )
A.晶莹 迁陡 茂密 花瓣
B.幕色 作揖 陡峭 挺好
C.漫步 茂密 恍惚 拆损
D.茸毛 茅屋 蔑视 歌谣
3.把下列句子排列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①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
②一弯新月升起了
③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
④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⑤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
正确的顺序是(只填序号):②③⑤①④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 )
A.课文刻画人物,有的是直接描写,有的是间接描写,对梨花姑娘采用的是间接描写。
B.文章开头对陡峭连绵的青山、茂密的树林进行描写,主要作用是表示事情发生的地点幽静美丽。
C.课文中“多好的梨花啊”一句的“梨花”是指梨花姑娘,这句话赞美了梨花姑娘乐于助人的雷锋精神。
D.课文对小茅屋由外到内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其作用是正面写屋,侧面写人,写出了茅屋主人的热情好客、细心周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