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ppt123(打包3套)
- 资源简介:
课件共59张,教案约5920+700字。
5 荆轲刺秦王
课后篇巩固提升
随堂演练
一、课文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兵北略地 略:掠夺,夺取。
B.诚能得樊将军首 诚:如果,假使。
C.秦之遇将军 遇:会面,碰到。
D.今闻购将军之首 购:重金征求。
解析C项,“遇”,对待。
答案C
2.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B.“卿”,古代高级官职或爵位的称谓。文中称荆轲为“荆卿”是对他的敬称。
C.“足下”是我国古代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战国时也用以称君主
……
5、荆轲刺秦王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复习与《战国策》相关的文学常识。
2、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文言标点和翻译的能力。
3、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描写,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4、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提高鉴别欣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了解课文背景,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研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领会荆轲不畏强暴、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
2、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梳理字词句,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2、理清叙事脉络,并从中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1、如何分析评价荆轲这个人物。
2、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时间】
安排三个课时
【问题思路】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文学常识回顾(《战国策》)
2、关于荆轲
3、背景材料
4、疏通第一、二部分(至“终已不顾”)字词句。
二、合作探究
1、分析第一部分有何作用?
2、人物形象有何特点?
3、讨论第二部分人物动作、语言及场面描写有何作用?
二、作业设计
1、归纳所学部分的文言知识点。